做好班主任工作“七要”
时间:2015/6/3
一是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中队工作。
三是组织、指导开展班会、队会、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四是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五是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那么,在新的时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要有良好的师德。现代师德的核心是服务,表现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包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把学生都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予以关心,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作有意义的、值得重视的事情予以注意。把犯错误看成学生的权利,俯下身子帮学生出主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多寻找办法,少埋怨学生。班主任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①以身作则。要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等;②团结协作。班主任与同事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同时还需要与家长的团结协作,争取家长的配合;③廉洁从教。班主任廉洁与否,学生看得特别清楚,直接关系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④依法执教。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法律法规的言行。
二、要善于学习。班主任老师首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即班主任老师既要对班级管理和本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要熟悉与本行业、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班主任还应该在很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例如观察能力,识别能力,谈话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家访能力,指挥学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创造能力,总结工作能力等等。
三、要不断地反思。班主任如果不善于反思自己,工作上老埋怨别人,就会心生怨气,口吐怨言,从而导致精神不愉快,工作不进步,班级管理不到位,最终会误人子弟。所以要学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班主任要学会反思。做到三个正确: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二是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境做学生的服务者,班级的管理者,有原则的执法者,广义知识的传授者。让我们在学中思,在思中悟。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四、要科学地表扬。有人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由此可见,合理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内容。著名的皮革玛丽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特别关注能促使学生成才。一个学生在班级内只是几十分之一,但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父母全部的希望,他们在家庭里是绝对的百分之百。
五、要艺术地批评。批评和表扬一样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良好班风,推动班级建设的重要途径。我认为现在的学生也要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关键是要掌握批评的艺术。批评学生要做好准备,切忌冲动,批评学生决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批评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不公平的批评,学生对公正、公平的渴望比成人还要强烈。批评学生还要因人而异,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铭记四个词语——宽容、理解、爱护和等待。要使批评产生较好的效果,要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和适宜的批评场合。
六、要科学地管理。班级管理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经验管理,凭个人的经验、威信管理班级。第二种境界是制度管理,把管理制度化,有科学、规范的制度、程序和方法,而且时常地把制度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第三种境界是“文化”管理,班级管理不再依靠太多的规章制度,靠的是班级文化,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
七、要耐心地转化后进生。当前,进生有三类:其一是学困生,表现为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极差;其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现为沾染上不良习气、不遵守校规班纪,随心所欲;其三是“二合一”的双差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是班主任为之呕心沥血的对象,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细致耐心工作使其转化。对此,班主任要认真做好下面几项工作:一是争取家长配合,形成合力,同步教育;二是对学习差生采取“分层次”“开小灶”教育法,耐心施教,解决其“吃不到”或“吃不了”现象;三是致力于建设学风、班风优良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先进群体对后进生的感染作用;四是以表扬为主,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用武之地”,激励其转化;五是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