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怎样为中学生“减负”

时间:2014/1/6

教育部颁发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引发了社会热议。我觉得,这十条规定总体上看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一块儿探讨:

       1、为什么只提小学生减负?给人的感觉是中学生是不用减负的。其实,中学生的实际负担更重,因为中学生面临中考、高考,竞争激烈,压力非常大。也许还要出台“中学生减负”的专门规定;也许小学生减负好做一些,先从小学生抓起。但是,这缺乏整体布局,小学生单学段行为,很难有效。

       2、为什么作出“不留家庭作业”这样一刀切的规定?这是社会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其实,学生的负担分为“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两种,“家庭作业”与学生负担并不是必然和全相关的关系。我们要懂得:任何学习都是有负担的,从逻辑上讲,负担与质量之间是一种必要条件判断的关系。那就是说,没有负担,就不会有学习质量;有了负担(如果负担过重,或负担不科学),却未必有学习质量。负担与质量之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所以,留不留家庭作业,不是“减负”的有效手段。精选、适量、高质的作业会给学生很多的收获,而不会是负担。

       3、为什么把“不考试、减少考试”作为减负的重要手段?现在升学(中考、高考等)都要考试,社会(公务员、干部、各种执业证)都需要考试,说明考试有存在的意义。其实,考试是检测人的学习质量、能力的重要手段,关键是要解决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具有检测学生学业完成度,向上一级学校选拔输送学生的双重功能。现在还不能取消考试,学生还必须面对考试。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考试,教师还要科学地研究考试,把学生参加考试当成学生接受社会检查的一次实践考验,当成学生发展能力的一次检验。我们要把“对学生的考试负责与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为什么社会一些人认为“学校减负会增加家庭负担”?  现在升学的门槛没有变,导致原来的校内竞争变成了校外的竞争。减负可能只减了学校、教师的负担,却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其实,现在学生的负担不仅来自学校,更来自家庭和社会。当今社会各种培训班十分火爆,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把孩子送去课外培训,晚上和双休天都被占。而这种培训是商业行为,教学辅导良莠不齐,孩子们很难获得真正的收获。学校减负,会促使家长为孩子参加社会培训辅导的更多选择,学生的辅导还会加重。

       5、为什么有人提出“学校减负,对富人有利”?学校减负后,孩子的社会培训辅导会随之加强,这样,有钱人更有条件选择优质的培训辅导,享受更好的教育。农村(打工族)孩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能没有条件选择高费的学习辅导。其实,这里既有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还有一个学校怎样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学生“减负”要求教师具有科学施教的能力。 社会上有这样几种说法:①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也重,恶性循环,抑制学生的发展;②学生负担重,教师负担轻,教师素质低,教学效果肯定不好;③学生负担轻,教师负担也轻,社会、家长担心这会误了一代人;④只有教师的负担上去了,学生的负担才会轻,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好。我认为,“减负”的关键点在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率,让校外辅导成为多余。用学校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来“减负”,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