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优化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15/6/3
说一千道一万,教育质量是生命线。为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田集镇中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并实施了“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近两生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去年的教学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名,中考高分段比率全县第一名,进步幅度全县第一名。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多人荣获省、市优秀教师、市、县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在众多优秀教师的带领下,我校学生英才倍出。学校也先后荣获“全国中语会实验学校”、“市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初中课堂教学实验学校”、“成武县课改先进单位”等 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大胆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汇报如下:
一、创设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近年来,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创设了“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1、  什么是“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心”即“一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一线”即“一主线”是指为训练为主线,“五环节”是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五个步骤,即定向自学——合作对学——释疑展示——精讲点拨——巩固提升,在五个环节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且以训练作为主线,贯穿在各个环节中。
2、“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课堂教中,做好“五环节”,并在“五环节”中体现“一心”,贯穿“一线”。
(1)定向自学(用时约10分钟)
即激发定向、引导自学,就是激发性地导入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在求知欲和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按照导学案进行自学,自学时要静心学、用心想、动手记,弄懂自己能够学会的,用红笔标记自己没有学会的,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提出自己独特的发现和一些新问题,为以后的交流学习做好准备。此环节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能力。
(2)合作对学(用时约5分钟)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先对学,再群学,要求人人参与。将一个班级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又分成三个学习对子,把两个同质或异质的学生组成一个“对子”,形成“学习共同体”。在自学完成以后,“对子”内进行对学,每个学生分别向对方讲述自己的学习情况,主要是讲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对子”内进行研究讨论,弄清能够搞懂的问题,标记不能弄懂的问题。对学完成后,再进行群学:一是各个小组长了解各“对子”的学习情况。二是各个“对子”提出自己没有弄懂在问题,小组合作研讨解决。三是记录仍有疑问在内容。四是做好全班交流展示的准备,分配展示角色、内容等。此环节注重训练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释疑展示(用时约10分钟)
即学生自主探讨、释疑解难,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课堂上解疑展示即是师生的交流,更是学生的交流,学生将小组内达成的共识或发现的疑难问题,在全班进行展示,共同解决疑惑,交流学习心得,通过这一环节可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获得更多知识,拓究知识的获取途径。此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和自我表达能力。
(4)精讲点拨(用时约10分钟)
在学生充分学习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依据学生展示中发现的问题,适时的点拨,在学生成果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及时点评、纠错,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从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理性分析。在这一环节上,我们要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通过诱导进一步和启发学生产生深层次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帮助他们跨越障碍,顿悟、迁移知识,生成新的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此环节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理解能力。
(5)巩固提升(用时约10分钟)
巩固提升环节实效为重,对课堂知识加以拓展应用。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检测形式多样,如测试,巩固练习等,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教师指导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本环节也要对优秀小组、个人予以表扬总结,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点评。此环节注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五个基本步骤是宏观上的环节,定向自学是前提,合作对学是基础,释疑展示示是重点,精讲点拨是关键,巩固提升是目的。
二、加强教学研究,打造高效课堂
1、  加强集体备课,精心编制导学案,实行资源共享。
我们的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某模块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编制“导学案”,将“导学案”电子稿发布给各组员。备课组长要在电子稿“导学案”上写出初审意见再次发布给组员,要求全体组员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导学案”修改后正式定稿,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任课教师根据本班的情况对“导学案”再次进行思考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公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2、  加强听课评课,让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要想让课堂改革落到实处,听课评课是关键,为了使更多的教师教学达到课改的要求,我们开展了“教师过三关”活动,即汇报课、达标课、观摩课。过三关活动能督促教师投身到课改中来,让自己的课堂尽量符合课改的要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沙沃一中课堂评价量表》,对每节课、每个环节都有评价考核实施细则,重点关注“一个中心”是否真正体现,即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落实到教学中的“五环节”;是否把思维训练贯穿于各个环节,即是否注重了过程,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督促教师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观念转变。使学生逐渐由接受型学习向主动型学习转变。当然,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五步”进行教学,做到“课堂有模式而不能模式化”
3、  乘课改东风,筑高效课堂。
在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我校抓住机遇,适时而进,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南京东庐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山西太谷等地参观学习,前年加入乾州教育在线,同时参与有北师大牵头的全国百所名校课堂教学区域联盟,不断邀请专家名师来我校讲课,作专题报告。我校广大教师积极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探索、尝试,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完善“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推动了我校的课改步伐,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受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更充实更高效,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深化提升
新事物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加以完善。“一心一线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我校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如下问题:
1、  教学模式在课堂运用上,个别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把握不到位。
2、  教学环节连贯上,个别教师不够娴熟,启发不到位,还存在课时不足的现象。
3、  学习小组构建不够科学合理,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4、  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针对课改中的缺点和不足,我校进行了专门研究,并邀请领导专家进行指点,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培训小组长、组员,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注重以点带面,促进合作交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小组长的带领作用。
课堂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坚持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才能常教常新。迎着新课改的浪潮,积极投身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我们相信田集中学的课堂将会更加生动、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