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齐心协力谋发展,换得旧貌变新颜

时间:2016/7/21
“大田集镇中学变了!”
    每一个关心和爱护大田集镇中学的人,见到眼前的大田集镇中学,无不发出这样的惊喜和感叹。是的眼前那高耸的楼群,粉红色的外饰,精心设计的花园,干净的水泥路面,无不给人一种优雅整洁、赏心悦目的感觉。这就是现在的大田集镇中学,一处让一方父老乡亲心生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难忘2013
    2013年是大田集镇中学飞跃发展的一年,在多方的努力下,大田集镇中学新建了女生宿舍楼、综合楼、餐厅和水冲式厕所,改建了男生宿舍,实现了校园绿化和硬化的全覆盖,下水道网络的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师生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了大田集镇中学半寄宿制的追求目标。
要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我们深知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紧紧围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这一中心,积极探索适合教师成长的管理形式和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坚持以求实的工作作风,精细的管理理念,持之以恒的工作韧劲,和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开展工作,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我校地处偏远,发展面临着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但我们的老师工作踏实努力,学历达标率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机遇和困难面前,我们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是要寻求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要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要发展,校本教研必先行”,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唯一的出路是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搞好校本培训,探索一条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之路,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关注教师成长
(一)专业引领,导航指向
莎士比亚有名名言: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取决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可见,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开始。只有学习了,素质提升了,意识强化了,都会所职业当成事业,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为此,我校分三步走引导教师学习:第一步逼着学。第二步领着学,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委派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远到洋思、东庐、杜郎口,近到我县的精英兄弟学校,潜心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并在教育教学中学习应用。外派教师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增加了本领。县教研室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这种由专家把脉,寻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制定改进方案,使我们受益匪浅。像这样的专家会诊,每会诊一次,学校相关学科的整体水平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这种渐进的积累,促进这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利用这个契机,成立由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和校委会班子成员组成的听课小组,对全体老师普遍听课,争取人人过堂。然后评选出优秀的老师参加全校公开课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小是自觉学。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教师的自觉学习,现在很多老师都能通过网络、书刊自觉进行学习,有些老师还能够自觉的写些东西。
(二)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1、以年级组为单位,打造合力团队
     几年来,我们都实行了级部主任负责制。在同年级组下,老师们的交流多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多了,我们互相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给班主任老师出主意想办法,班主任老师也通过任课老师对班级多了一层了解,有利于对学生们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的量化考核也以年级组为单位,老师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的教学性提高了,教学面貌得以焕然一新。
     2、以集体备课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年初学校统一安排各年级各科的集体备课时间,并且“雷打不动”,学校的任何工作不可以动用集体备课时间。备课过程中达成一人主备、集体复备、问题再备的三轮备课流程。达到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课件、校本作业、堂清周清试题六统一,实现了资源共享。每学期我们都要求学科定期把本组的课件和教案送交教务处,并由教务处统一上传“学科网”,这样的做法给老师们了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创新,设计出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要不然就会贻笑大方,所以同事之间的交流多了,效果好了。这样的集体备齐改变了过去的由一个说大家听,一人做,大家年的传统做法,而现在需要大家都说,大家都看,大家都发表观点。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开展下去,就形成了“个人设计一集体研讨一试点实验一全员诊断一自我反思一实践推广”的集体备齐全过程。
     为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突出团队精神,学校实行捆绑式目标考核。把整个年级捆绑在一起,各项指标由年级组到备课组,再到班级,逐层分解,这样的考核导向是:整体好了,个体也不会差;整体差了,个体再好也好不到哪去。这就促使大家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求得更高层面的合作。
     (三)在反思中进步  在创新中成长
      搞好教学,必须立足本校,创立模式,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为了坚定地走自己的创新之路,为了能找到适合我校学情的路子,领导班子走进课堂听课,与学生教师座谈,进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调查研究。我们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除了每周正常的集体听课研讨之外,我们还采取领导包组听课,听后评课。在不断的实践完善中,制定了一套检查措施,保证的实施应用。比如听推门课、点课、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亮相课、观摩课,下发评价表让学生主课等,在学校的强力推进下,形成了人人想教法,人人说教法,人人用教法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为了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让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情况,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向社会开放一周,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听、评课活动,使我们了解家长的心声,了解社会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同时对教师也起到督促的作用。
        二、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成长。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为切实督促老师真正贯彻课改精神,做到长久如一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设计了“班级教学日志”,每天都有小组长把老师们的备课情况、上课情况和辅导情况上交教务处。学生们的喜好给了老师们以极大的压力和动力,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学生,老师们的课堂生动了,学生们的爱学习了。
         (二)关爱学困生,是教师大爱的体现。
          后20%学生是受教育群体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能让教师灵魂得以升华的群体。教育局也非常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问题,根据这一精神,我校在“强优、提中、补差”的指导思想基础上,重新起草了《后20%学生培养方案》,建立了后20%学生档案,成立了“兵教兵”小组,实施了“师包生”帮扶工程,明确了每位老师负责的学生,学生们的进步与教师的量化考核挂钩。
     课堂采取“三优先”、课后做到“三及时”。既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面批,及时督促、及时辅导、及时表扬鼓励。在广施师爱的环境中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让他们学有信心,学有动力。
      每个学困生的进步,都凝结着老师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我校自实行这种方法以来,我们针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现实,每天早息自习和晚自习以后,都有老师为没有完成当天学习任务的住宿生辅导,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清”,有人说在大田集镇中学教师身上体现了这所学校内在的文化,体现着一种爱,这种爱是奉献;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执著;体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合作。如果孩子们取得了点滴的进步,那就是我们老师用人格托起了“迟升的太阳”。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我们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开学誓师大会,每天早晨的宣誓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快速成长。
至今还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当家长们读着孩子们给他们写的泪流满面的情景,在那一刻父母和孩子们的心融为了一体,孩子们懂话了,他们拥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家长们笑了,为孩子的进步,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成人,一直是我们教育孩子们的第一追求。
我们把素质教育确切地落到实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装饰一新的音乐室、美术室成为同学们放飞梦想的舞台,当一曲曲悠扬的歌声在校园上空飘荡的时候,当一幅幅习作在宣纸上灿然绽放的时候,你会切身体会到校园生活的美好。学校注重全方位多度地引导学生去“学会做人、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我们在各班设置了读书角,配备了书橱,同学们才能踊跃的氢自己心爱的书籍拿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书中的精彩。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成立了“青稚园”文学社、英卓社、爱乐社、涂鸦园、书法社等15个学生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为他们施展才华、挖掘潜能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孩子的内涵丰富了,特长明显了,综合素质提升了,家长也满意了。
2014我们来了!
也许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深知那也仅仅代表了过去,放眼未来,温馨的规划让我们信心满满。
为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温暖、舒适和幸福的家,大田集镇中学多功能综合楼即将破土动工,到那时,我们学校男生的住宿条件和老师们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校园面貌也得以华丽转身。美好的前景使我们自信:让你、我、他欢聚在一起,大田集镇中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拼却心血千万点,挣得旧貌换新颜!炼一流师资,创一流管理,争一流质量,办一流学校是智中人永恒的追求。相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教研室指导下,大田集镇中学师生们的人生价值将会不断得到提升,成长的幸福将长久荡漾在优美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