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建设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5/6/4
一、指导思想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要想谋求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必须让思想观念成为教师行动的先导。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每位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研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尤其是责任感的修养,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崭新的学生观、师生观、教学观,以“让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开发”的办学理念和“开发潜能,激活课堂,互动探究,师生共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确立“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的管理思路,倡导有效教学,大胆地投入到教育创新、教学改革的活动中,借助“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工作化”的工作方式,实现有效教学、有效管理的新突破,形成新的教学质量增长点,达到建设有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进一步明确机构职责,形成管理机制
1、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的“研发部门”,学校教学工作的业务基层单位;年级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行政管理基层单位,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汇聚点和落脚点。教导处是学校教学工作常规管理部门,教科处是学校教学工作研发统筹部门,它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年级部、教研组及备课组的统筹管理和建设,两个管理部门要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推动建立以年级部为基本责任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2、年级部、教研组及备课组要从三年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出发,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评价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分别制定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细则,并以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方式构筑长效管理机制,成为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障,实现管理出效率、出效益、出质量。
3、教导处、年级部加强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参照禅城区教育局的相关文件,制定《佛山市第三中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规定》,从课堂教学、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五个环节认定事故性质与事故责任。
4、教科处负责制定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规范,加强对教研组及备课组教研活动的监督、指导工作,坚持教研组教研规范化,备课组活动课时化的管理制度,以数学、物理教研组为试点,要求各教研组参照学校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本教研组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三、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常规环节,夯实质量基础
5、高标准、高质量备课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导处制定《佛山市第三中学教案书写规范与检查的规定》(见附件),做到抓常规,促常态。要求教师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方案,重视具体教学目标的提出,确保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刻、规范实用,体现“四精四点”要求,有效处理教案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力求使学生在知识的牢固掌握、思维的科学训练、能力的有效提高、学法的科学掌握,以及学习潜能的发掘和学习效果的落实方面有新突破、新成就。
6、作业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检测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教导处要加强作业布置、批改、检查、反馈等环节的管理,制定《佛山市第三中学各学科作业指引及作业检查要求》(见附件),推行作业干预活动,要求做到“四精(精选、精练、精批、精评)”和“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四、进一步开展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7、积极践行“开发潜能,激活课堂,互动探究,师生共进”的教学理念,教科处利用教师大会、“三中论坛”和《红棉争艳》,围绕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专题教研”为活动形式,定期开展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育理论研讨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理论修养、基本素质、教学技巧和管理意识、管理水平。
8、教科处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围绕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进度的规定、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教学方法的研究等内容开展小课题研究。定期组织示范课教学活动,以“课例研究”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研究,通过名师、骨干带动示范来提高课堂效率。
9、教科处、教研组以及备课组科学引导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每位教师强化时间意识,重视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从备、讲、学、练、思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时间,还时间、机会、课堂给学生,逐步形成符合教育规律而又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从起始年级开始逐步减少授课时间,增设学科自习课,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主人。
10、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教科处要做好三年教科研规划,定期开展各类教改的总结、交流活动,逐步出台《佛山市第三中学实施“优化教学活动 建设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的系列管理和指导文件;编辑、出版有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成果文集;制定切合校情、具有导向作用的有效课堂的评价方案,引导教师以合乎规律、体现民主、崇尚科学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
五、进一步加强学法指导,提升学习能力
11、每位教师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管理和研究,积极参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策略的校本研究,教科处、教导处、年级部、教研组以及备课组结合本部门与年级实际制定并推行与之相关的制度办法,引导教师树立大课堂观,从课前预习、课堂笔记、作业书写、课后复习、定期总结等基本方法的指导做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主体作用,实现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定期召开学法讲座、学法交流活动,展示、出版学法成果,力求在习惯培养(特别是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学法指导、学习力形成等方面探索出新的路子。
六、进一步鼓励教辅资料自主研发,增强使用实效
12、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导处要加强对学科教辅资料的管理,坚持精心挑选、用后比较、严格审核的原则,并依托学校新课程指导委员会,组建学校教辅资料编写领导小组,制定《佛山市第三中学自编教辅资料管理办法》,鼓励名师、骨干教师为代表,参与教辅资料的编写工作,编写要体现现代教学理念,贴近教学、贴近学习、贴近学生、贴近课改、贴近教学质量,取材合适,深度适宜,结构严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导处和教科处组织各科组开展自编教辅资料的成果展示活动,被评为优秀等级的教辅资料认定其教研成果,并由学校协助出版。争取用三年时间,形成我校系列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教辅资料集,由集体统一向外订购逐步过渡到学科教研组的自编自用。
请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本部门、处室、年级部、教研组、备课组以及教师个人,认真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