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唱好教师培养三步曲 为名师发展创造条件

时间:2015/6/4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能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学校的使命、肩负起家长交付给学校的重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最终的结果。因此,做好教师培养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校长治校的重中之重。如何把这项关涉学校发展全局的大事做好呢?
首先我们要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不可急切近利,舍本求末。
面对刚刚步入讲台的教师,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上,然后再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使其积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也就是名师)上,最后引导名师自觉修为积淀,实现教育家的梦想。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名合格教师成长名师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名师发展成为教育家,没有几十年的学习、实践、反思、沉积是做不到的,有的甚至为此努力终生。我不赞同为了教师出名而过分的包装打造的培养方式,这样的培养于教育事业百害而无一利,只能助长教师群体的浅薄与浮躁。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合格教师、名师、教育家的共性和差异。
无论是合格教师、名师还是教育家,对其评判的维度一样,那就是师德、师能和师艺,不同点就在于三个维度的层次。合格教师达到了前两个维度的基本要求,还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教学风格;名师不仅具有了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形成了富有个性、利于学生发展成长的教育教学风格,展现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艺术;教育家除了具备名师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反思、心得体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系统、提炼、升华,琢磨出了大量的育人规律和教育法则,具有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成为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弄清了上述两个问题,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学校怎样从师德、师能和师艺三个维度上落实培养措施和实现发展目标了。
一、营造“爱”的氛围,在文化浸润中实现教师道德情操的提升。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高尚道德的传承,当下我们常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个人理解,教书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育人,教书只是育人的媒介载体,现在看来,教书育人的提法不免有些狭隘。不管是传道还是育人,都需要教师具有“德”,既所谓的师德,我认为师德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应该也必须应该包含教师的家厅美德和社会道德。因此,要想提升教师的道德情操,就必须做好“爱”的文章。我不反对在教师的师德培养中规定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条文,但那只是入口的层面,只实现了让教师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问题,没有达到入脑入心的地步,也就是自觉的怎样做的问题。怎样才能实现入脑入心,让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效用?营造“爱”的氛围,培育和谐文化,在熏陶浸润中自觉提升,自然辐射。
首先学校班成了关爱每一名教职工的共识。无论是教职工的工作困惑,还是生困难,包括亲人生病住院、老人的寿终等,在教职工需要关爱的时候,学校会及时把大家庭的温暖传递到教职工的心里。我们坚信,只有当教师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和力量,他们才有可能把尽多的爱施与学生。
其次,学校顺势确立了“开启心门 播撒爱心 引领成长”的教风。明确了教育的前提是学生愿意接受,用教师爱的力量叩开每一个学生紧闭而又幼稚的心灵,在教师爱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引导教师选好从教的康庄大道。
再次学校由工会每月组织一次基于团体参与的文体活动。目的不在输赢,期望实现在活动中感受彼此的关爱和宽容,尽可能的融入所在团队,开阔教师的胸襟,展现教师的情怀。
当“爱”的氛围日渐浓厚,文化的作用就会显现。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下工作学习、生活,惬意、快乐、幸福。
二、理念引领,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思想影响行动,理念左右方向。一位教师的思想理念如何,将会决定其教师生涯走向何方,能走多远。一个人的思想理念是不断变化的,促进变化的途径一是潜心阅读教育经典著作,二是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反思。因此,在促进教师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这两个要点。
先谈谈阅读教育经典著作。一是读什么。对于初入教师行当的人来说,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学校对此应高度敏感,可以采取推荐、购买发放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推荐可以是学校统一下发推荐图书目录,也可以让一些有一定阅读积淀的教师有针对性的推荐,新教师自觉购买阅读;最好由学校统一购买,发放到教师手中阅读。二是何时读。阅读教育经典不仅仅是刚入道进需要读,它应该贯穿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会有不同的豁然和惊喜。这一点对合格教师成长为名师、名师发展为教育家尤为重要。三是怎样读。既要鼓励教师原原本本、原滋原味的从头读到尾,学校还要适进组织阅读教育经典座谈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征文、演讲等活动,促进教师在读中感悟,在思想碰撞中理解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从面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观。
再来说说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思。要把正确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教育质量,还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检验、调整、再检验。学校要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本土化作用,夯实教师的基本功,搭建好磨课、赛课等平台,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好各个层面的优质课、基本功、教学能手、微课等评选活动,积极选派教师到场学习观摩参与,汲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反思自身不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修炼”,尽可能的完善自我。深化暑期远程研修成果的应用,把暑期远程研修内容延伸至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业务“修炼”常态化、自觉化,让教师熟练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
三、自我内化,在不断积淀中完善教育教学风格和提升教育教学境界。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外在到内在、由形式到内涵的系统过程,培养的终极目的是自我发展。怎样才是自我发展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主动地坚持写教育叙事,及时地记录典型教育案例;在反思的基础上自觉地抒发教育心得、升华教育认识,修正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从而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达到提升教育教学境界的目的。
总之,对校长来说,教师培养和名师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光荣使命。思路务必清晰:师德是教师培养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此外不牢,地动山摇;师能是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核心和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职业质量;师艺是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最高追求,是把职业转化为事业的关键点,影响着去教师的生命幸福。思想不容懈怠,让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本着让每一名教师教得到提高的原则,实现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唱好教师培养三步曲,谱写菏泽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