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加强精细化管理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时间:2015/6/10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基于学校实际的、推进学校发展的管理,是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近年来,我校努力构建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用制度规范教育行为,用人文关怀激发工作热情,营造出了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提出了“学校管理人本化,教师发展专业化,硬件设施标准化,校园环境品位化,中心工作精细化,常规工作制度化”的“六化”目标和“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内涵发展、精细管理;师生共进、营造和谐;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新的办学思路,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下面,我就我校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与大家交流,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教育管理的最终指向是教育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能够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有力保证。经过多年实践,我校建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跟班配合的班级管理制度,党支部监督,政教处主管,年级组主抓,班主任落实,团队及学生会配合协助开展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在“教”上见功夫,在“学”上见实效,抓好两头,带动中间,全面提高的教学策略和以目标为引导,过程管理为抓手,质量分析为助推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

首先,加强计划管理。每一学期都要按照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提出针对性很强的学校工作要点,使全体教师明确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应达到的目标以及任务要求,学校三处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重在落实工作安排,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德育和教学计划提出班级管理和教学教研的具体措施。计划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制定计划,理清工作思路,达到自我激励和约束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好目标,实现目标管理。以我校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制定的奋斗目标为例,共制定了10项目标,其中教育教学方面有4项,一是教学质量目标,提出“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各年级期末统测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各项指标达到市区第一;努力扩大优秀生队伍,使尖子生脱颖而出,确保毕业班中考成绩在上学年基础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扩大教学竞赛和学生各科各类竞赛成果,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二是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关爱每一名学生,将学习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三是落实常规目标,提出“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教学过程规范率达到100%。”四是教育管理目标,提出“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做到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学风浓厚,转化后进生成效明显,无重大违纪事件发生。”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之上,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共识,引发了共鸣,起到了强大的激励作用。

其次,加强过程管理。过程蕴含结果。过程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步骤,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是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主任工作对于班风和学风的形成以及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班级增多,三中许多青年教师逐步走上了班主任岗位,如何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是确保持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在安排工作时,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采取了新老交替搭配,让老教师协助新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及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落实好学校制定的“任课教师跟班制”,同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安排会、沟通会、汇报会、研讨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水平,使青年班主任逐步成熟,脱颖而出。其次明确提出班级精细化化管理任务,一是班风建设,要求班主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创建良好班风和学风上,要善于发现班级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要用爱心和耐心善待包容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后进生和学困生,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努力进步。使班级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二是班会课的落实,将班会课纳入课程管理,要求班主任“要上好每一次班会课,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注重实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三是班级文化建设,要求班主任“要立足班级文化建设,从美化班级、落实“四讲、五不、六规范”入手,打造班级特色。(“四讲”:讲理想、讲文明、讲学习、讲安全;“五不”:不说脏话、不乱扔废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纪律;“六规范”:发型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举止规范、学习规范、卫生规范)”四是与学生家长沟通,要求班主任“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学生在校表现,了解学生课外生活、学习状况,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培养学生的10种良好习惯和10种精神风貌,即使学生在“严守时间、遵守纪律、爱护公物、保持卫生、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参加活动、遵守规则、维护公德、锻炼身体”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进而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认真做事、追求卓越、勇于承担、关心他人、谦虚有礼、热爱自然、学会感恩、自觉奉献”等精神风貌。

二是加强教学教研管理。教学是中心,办学质量和效益集中体现在教学质量上。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各年段学生的学习实际,明确提出了教育教学侧重点:七年级重在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八年级重在加强心理疏导和培养个性化学习能力,九年级重在开展理想教育和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学段要求为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导向。其次落实教案、作业批改“月查制”,即每月在教务主任领导下,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检查考核小组,对每一位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并按照《教案、作业批改评价表》进行量化打分,然后形成评价报告,在全校大会上进行小结反馈。同时加大“推门听课”和教学指导力度,“推门听课”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副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将重点放在青年教师以及课堂教学还存在问题的教师身上,听完课后,即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有力促进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第三、强化平时章节、单元测查和阶段性质量检测,为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依据,将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第四,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学校始终严把教学质量关,对期中和期末成绩进行个人、教研组和学校三级质量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大力推进校本教研,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课题研究,努力探索和构建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题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多年来已经成为我校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各教研组以“六备、五统一”为要求,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备媒体;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布置统一,教学检测统一,加强相互学习借鉴,凝聚集体智慧,广大教师执行课程标准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水平普遍提高。第六、强化毕业班工作。毕业班工作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做好毕业班工作对于完成“普高”任务,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做好总体设计,明确提出奋斗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和总复习方案;二是对毕业班教学及管理做出自上而下的全面安排,三是加强集体研究,研究迎考策略,准确把握中考导向,四是适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和教研组长研讨会,分三个阶段召开全体毕业班学生迎考动员会,将提高质量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学校精细化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连续14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本年度又实现了新的突破,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85%以上,学校先后有12名教师荣获自治区和全国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特别是本学年,赵志伟老师在湖南长沙参加“湘教版”初中地理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王萍老师自治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撒登海老师荣获吴忠市和自治区“说课”、讲课竞赛一等奖。同时,近两年来有350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作文、英语、科技、美术等竞赛中获奖,其中34人荣获全国一等奖,126人荣获全国二、三等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为吴忠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