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再创佳绩
时间:2015/6/10
一、举旗帜 引目标
我们确立了“高举旗帜、思想领先,目标引导、精细管理,强化过程、重在落实,教研学研、科学评价,效率至上、构建和谐”的十字办学方针,学校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突破口,以有效活动为载体,增强人本意识、质量意识、文化育人意识,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学校将教学管理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牛鼻子”来抓,把学校教学工作当成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委会工作同心,目标同向。推行“以级部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从决策到执行的流程更简化,管理效率更高,强化了其服务、保障功能,引导职能处室由“行政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主要体现在调研规划、过程协调、检查监督、评鉴反馈的全过程。教师群体的智慧得以实现最大激发。
二、抓管理 促落实
“以管理促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已成为我校的共识。我们主要抓三点:一是把班子作风建设放在首位,二是明确管理目标,三是坚持管理常规。
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校委会成员和一线教师的目标责任,强化对教学工作计划、制度、措施的落实。在教学管理上大胆改革,追求精细化管理,在探索中进一步完善常规+细节+过程的管理模式。做足“好、严、实”三字文章: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从“严”在过程方面求“实”;瞄准教学任务目标,力求教学质量突破将逐步转化为田集中学全体教职工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为。我们始终认为教师的最大福利就是规范其教学行为,让其成才,“逼”其成长。开展了三讲、三抓、三比活动,即:讲团结、讲纪律、讲奉献。抓学习、抓效率、抓特色。比工作落实、比工作实效、比工作干劲。我们多次召开了初三教师座谈会,鼓劲会。树立中备考“三年抓”的思想和意识,平衡全盘,实行教师任课大循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从根本上提高我校整体教学水平。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科教师进行谈话,写出反思报告和措施,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感情上鼓舞人,从事业上激励人。让老师真正明白:当教学真正成为了一项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送走了一节学生,铸就一座丰碑。
三、抓课程 促课改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学校从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入手,从创设情境,激发爱好,指导学习思维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别差异。
在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中,按照“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引领教师“开展自己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科学的高效课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部分学科实行了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学三维目标,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抓研修、求实效;尽管我校的教师队伍年龄相对老化,但通过校本培训和自身学习,每位教师都能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上课。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常常碰到和发现很多实际问题,如教材的变化随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材的处理,作业的选留等。因此,适应新教材,选择新方法,采用新手段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时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新教材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提升教师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了解,把握建材内容,从而有的放矢的使用教材。
我校定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让“学研”从校本教研的后台走出来,加强教研、学研工作,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开展好以“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为四步一体的听课评课活动。强化组织和纪律,果断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专题落实,效果落实。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精神,不断探索教学点模式和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努力推动“课改”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我校已形成了“在实践研究中找方法,在团结协作中求进步,在务实创新中谋发展”的教改理念,教师们也树立起来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以人为本,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观,以及“互动合作、自主探索”的学习观,不完全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质量观。
四、以网络 促成长
依托多媒体网络推行“大集体备课”活动,组织最优秀的骨干教师编写精品教案,供任课教师下载、修改使用,将个人优势变为集体优势,大集体备课活动的设想应运而生——只要轻点鼠标,骨干教师撰写的精品教案就能下载下来,我们不用再耗时费力地抄写教案,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修改使用上,无形中拉近了与骨干教师的距离。其精品教案使用流程;平台下载、熟悉教案——个人修改,集体通研——个人备课,教后反思----分级督查,务求实效。精品教案是教师开展集体研讨的有效载体,是教师“克隆”和“复制”的样板,发挥着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在集思广益、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把“精”“活”“实”作为教案的基本要求。“精”是指教案编写质量要精,对教学内容做到“精析”,对典型例习题做到“精选”,对教学环节做到“精编”;“活”是编写模式要“活”,修改使用要“活”;“实”是指编写内容要符合教学实际,兼顾各种课型,密切配合教学进度,关注差别,体现分层次教学要求。将自己的智慧、学识、经验,连同责任和热情一起融入了教案中。编写精品教案过程,就是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是教学深刻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简而言之,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四大亮点:
一是中考成绩创佳绩。学校领导,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生源质量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高分比例占乡镇中学首位,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校本培训效果好,校本培训上学期以信息技术的使用为重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按照“与时代同步,具有超前意识,服务于教改”的要求建立了学校网站,充分发挥了网站的作用。本学期以新的教学理念为重点进行全员培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校本教研见成效,从学校实际出发,不照搬某种模式,不追求“宏伟”目标。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指导推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我校定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让“学研”从校本教研的后台出来,加强教研、学研工作,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摸索出“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为四步一体的听评课活动。
四是家长学校办出了成效,推行“家校一本通”。校讯通。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向丰富的课余时间要成绩。我们不定期组织学生家长会,家长联谊会,电访和家访活动。有针对性的给家长办班学习,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抓安全,上质量、谋和谐,求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五、明年打算
1、竭尽全力完成第五主体年是文化与行为年,促特色。
2、中考成绩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