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学校
时间:2015/6/10
一、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古人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无德不能为师”。对于老师而言,只有师德水准高,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了加强师德建设,我校教师坚持理论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了加强师德建设,我校教师坚持理论学习,先后学习了《给教师的建议》、《班主任管理艺术》、《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师德修养》等教师学习材料,开展理论学习论坛,及时收交老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检查打分并纳入综合量化,并把“优秀教师必知的15条课堂铁律”和“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张贴在每个教师办公桌上,此举促进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弘扬了正气,鼓舞了士气,提高了老师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
其次,强化教研活动。学校健全了教研机构,强化对教研组的常态工作管理。所有领导干部包教研组、备课组,全部参与教研活动。每周五下午为教研活动时间,主要集中组织集体备课、优质课观摩、新课改理论学习、推门听评课等活动。由组内成员轮流主持,研究下周的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此外,还通过课题研究、远程研修、外出学习、优质课评选、推门听课等形式,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第三,狠抓精细化管理。在落实常规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立足从实际出发,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从细节入手落实过程的管理。对常规教学我们采用以随时抽查为主,集中检查为辅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试、反思等环节进行检查评价。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单元测试、课下辅导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普查相结合的方式,促使老师把功夫下在了平时。每学期期中、期末我们都组成15人骨干教师代表的检查小组,对作业、教案、听课笔记进行了打分(最高100分,最低60分),求平均分,评选出“十佳作业”、“十佳教案”,并把每位教师作业、教案、读书笔记分数乘以20%纳入综合量化。
二、彰显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特长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我校努力寻求一条创新教育之路,这就是特色教育。在特色教育方面我们做到了“开特色课程”,“育特色人才”,“走特色之路”的教育方式。我们建立了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机构,制定了学校《课程开发实施与管理方案》,挖掘各种资源,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让有一专多能的教师兼职,为他们搭建显示神通的舞台。
在特色课程方面,我校开设了《武术》、《舞蹈》、《电子琴》、《手工制作》、《书法》等校本课程,有效地补充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我校校本课程的开设真正做到了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个个有特长,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
三、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学校课程资源
近年来,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一是功能用房逐步完备,我校新综合楼启用后,学校微机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心理活动、乒乓球室等一应俱全。二是配齐教学实施设备,每个教室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每个办公室、教室都安装了WLAN和笔记本电脑,实现了班班通,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图书室藏书量达到5万余册,理化生试验设备、仪器、药品按标准配齐,音乐、美术、体育器材齐全完备。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了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四、全员管理,已见成效
俗话说“七分管三分教”,我们在学校管理方面坚持全员管理、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的带班领导每天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表,记录表设计从晨读质量打分、上课、每节课的考勤、午饭后的班主任蹲班、晚上的自习课和当天要事记录,每周一汇总送校长室,并运用电子屏及时表彰一周晨读较好的班级、蹲班较好的班主任。
2、我们常年坚持周一晚上校委会例会制度,总结上一周工作情况,制定下一周工作计划。
3、结合升国旗仪式,每周一早晨学生到校后在教学楼前,国旗下进行领导寄语和励志教育。
4、在班级日志管理方面,我们坚持定位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尤其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的实用,记下了学生的成绩、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5、学生餐厅管理,我们实行了“定时、定位、订餐、分餐”管理模式,空间虽小却文明有序。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再次感谢各级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己不足,勤勤恳恳,真抓实干,努力创建“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生向往”的学校。
2014年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师德考核方案,开展好以“爱、诚、孝、责”为核心的四德建设,对学生加强德育工作,普惠每一位学生。
2、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对学校新操场进行硬化、美化,改善办学条件。
5、强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