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做本真教育,育世纪人才

时间:2015/6/12

我校自创建以来,始终以“做本真教育,育世纪人才”为教育理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本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经过一年努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已位居全县前列,现就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同仁做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规范办学,争创一流品牌学校
1、硬件设施完备,功能用房齐全
我校自创建之初就本着“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办学原则,聘请专家为我校规划设计,所有建筑均按照国家及山东省规划建设标准执行,施工期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建设周期仅用了8个月就完成了一期建设工程。
一期建成后,校内理化生实验室、音体美教室、音美器材室、书法工作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用房齐备,学校还投资修建了标准化跑道,2013年我校承办了全县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建有一栋高标准多功能报告厅,被确定为县教育培训中心,2014年暑假我县教师在我校参加暑期培训,我校全体教师全部参加,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领导的赞许。
2、制建设完善,管理规范有序度
为了尽快规范学校的管理,我校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经过校委会多次审议,结合地方就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尤其是教师绩效工资方案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目前我校教师敬业精神受到了社会各界及领导的高度赞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
3、坚持小班教学,抓好高效课堂
我校为了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组织全体教干认真学习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办学标准,严格控制班额,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要兼顾到每个学生,绝不落下一个,我们组织教干每节课进行督查,凡是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被教师忽视的现象,我们将请教师见面谈话,真正把面向全体学生落到了实处。一年来我校的这种做法受到了家长的肯定,孩子不仅文化成绩进步很快,而且各方面都得到了教师的精心指导,逐渐的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校园环境优雅,书香氛围浓厚
我校非常重视环境育人,2013年我校进行校园文化及环境建设,校园处处育人。力争2年内将我校打造成园林校园、书香校园,用优雅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健康成长。

 二、立足校情,深究课程资源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三级课程体系。凡是被聘任或教育局调入我校的教师,进入我校首先组织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教育法规,学习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是刚刚离开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有干劲有闯劲,但是对于新的教育理念缺乏实践经验。对于这些老师我们开学初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让他们熟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遵守的教育法规,应该遵循的教育规律。同时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课程,有些学科教师缺乏我们就从江苏、安徽等地高薪聘请优秀教师到我校执教。我们还北京高薪外籍教师作为我校的外教老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2、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结合学生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深挖课程资源,除开设好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以外,多次组织相关领导外出学习考察,有重点的学习比较好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如江苏泗洪第一实验学校的国际象棋,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本课程等。学习后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显示挖掘提炼校本课程特色,经过不断酝酿,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及师资情况拟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低年级利用外教资源开设了以英语口语为特长的校本课程,高年级开设了书法课程,经过一年来的实施,孩子对英语课从讨厌,到感兴趣,最后到喜欢,逐渐培养了他们学习语言的热情。不少学生在课间可以用英语对话,而且还编排了英语口语话剧,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瞩目,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书法课教学,孩子们开始只是应付,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祖国的传统文化,我校带领学生参观了县书画艺术展,与大师沟通交流做朋友,孩子们通过实践,慢慢的培养了兴趣,当学生书法获奖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热爱上了祖国这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投入到了这门艺术课中来。此外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课程安排上给予了时间上的保证,开设了习字课,每天中午20分钟,学生在轻音乐的氛围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悉心临摹书法作品。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36名学生参加了市县组织的书法大赛并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4年秋季开学以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知识,我们将把祖国传统文化这个隗宝编成校本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在中学部实施。目前正在调研并制定方案之中,后半学期将逐步进行落实。
三、以师为本,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1、建立“青蓝工程”培养模式
我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当着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年轻教师,实施“青蓝工程”,让部分可塑性较强的年轻教师成长起来,让他们拜老教师为师,师师结对,共同进步。
2“请进来、走出去”与专家、名师接轨
为了促进年轻教师赴江苏、河南、泰安、济南、枣庄等地学习考察。2014年学校组织了60多名年轻教师远赴江苏考察学习,让教师走进名校校园感受名校风采,让教师走进名校课堂与名师沟通交流,让教师走进名校学生心灵与学生交朋友。通过这次学习老师们感触很深,收获颇丰,促进了教师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教师回校后工作激情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有所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4年5月我校又聘请了河南汝南清华园学习校长来传经送宝,教室们领略了名家的教育风采,与名家的教育理念产生共鸣;2014年7月我校又请来了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赵勇校长给教师进行为期半月的培训,培训期间教师多次与名家互动,与专家交朋友,赵勇校长的办学理念深深触动了大家的心灵,很多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前进了一大步。
3、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素质
校以师为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学校自建校以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思想素质教育,首先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带领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借助党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次契机,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设立了党员同志示范岗,对全体教师起到了引领作用,部分教师懒散不负责任的行为通过几次见面谈话,沟通交流给予了纠错,大部分教师思想提高很快、进步很快。而对极个别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教师经校委会研究给予了处分,执行制度不讲情面不讲关系,从而在校园内树立了正气,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我们从人性化管理角度出发,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教师解决后顾之忧,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免费食宿。目前,校园内实时处处体现出了正能量,教师敬业精神极高,受到了学生家长了一致好评。老师们生活在清华园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浓郁氛围。
此外我校引导教师加强学习,鼓励教师学历晋升,目前还有几名教师在攻读研究生,教师的学习热情高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4、注重科研工作,培养学习型教师
学校自创办以来,不断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上下功夫,加强了教师业务学习,引导教师投身到教育科研中来,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有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分学科设活动小组,每学科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学科组长,定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每周二下午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周三下午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时间每周不得低于4小时,每次学习都有分管校长参与,学习过后全体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互听互评,全校教师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对于教师参与市、县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校给予了大力鼓励和支持,不仅在资金上,而且在人力上都给教师很多帮助,鼓励教师上好课,多写文章,多读书。每学期我们要求教师要读3本好书,写不低于20篇的读书笔记,发表的文章我们不仅让老师名誉有所收获,还发给教师一定的奖金,形成了激励机制。一年来我校数十位教师论文在省市县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5、实行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待遇
我校坚决打破公立学校铁饭碗制度,在成武县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本着“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工资分配原则,从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月考核评价,不同成绩不同工资,优秀教师比后进教师工资待遇翻番,充分利用经济这一有利的杠杆撬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我校教师工资待遇优厚,工资体系完善,真正体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有差别的分配制度,我校的绩效工资方案被多校采纳和借鉴。
四、养心育能,培育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品德行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我校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新生入校一周不上文化课,重点是培养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一新生入学前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晚上组织新生进报告厅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让学生写观后感,并且进行评比。目前我校坚持每周安排一个晚上,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这种举措培养了孩子的爱国热情,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我校每年清明节组织全体师生到烈士林园瞻仰烈士墓碑,参观革命战争年代的图片图册,感受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并且我校已与烈士林园管理处领导沟通交流,把烈士林园作为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林园打扫卫生,为革命烈士献花等活动。
2、规范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有个好身体是人生一辈子的幸福,我校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也非常重视,除了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外,还认真落实国家大课间活动规范要求,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更好的调动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我校专门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政教处主任担任总指挥,体育老师作为成员。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探究,拟定了我校大课间活动形式、内容及活动方案,在制度上保证了活动组织人员、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目前我校大课间活动已初步成型,学生在上午、下午的大课间活动中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呼啦圈、跳大绳、踢毽子、武术等各个活动项目开展的有声有色,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培养了兴趣,磨练了意志。
3、开好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校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并未忽略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将是我校的一个努力方向。我校音乐、体育、美术、舞蹈、计算机教师配备齐全,教师个个有特长,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目前开设的少年宫活动项目有: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摄影、足球、古筝、吉他、跆拳道、电子绘画、乒乓球、播音主持、电子琴、竖笛、英语话剧表演等二十多个兴趣小组。我校舞蹈组、合唱组、书法绘画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各项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4年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列为省级少年宫活动基地。
4、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校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校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对孩子教育影响,于2014年五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举了家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等职,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充分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反复论证家长委员会的提议,把好的提议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让家长们也来做学校的主任,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形成了家校联动的教育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我们还聘请了北京教育专家为全校家长朋友做讲座,指导学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这种举措让更多的家长朋友学会了教育孩子科学方法,为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奠定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3——2014学年度荣获了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科普教育先进单位”、“中学生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多项殊荣,收到了社会各界及市县领导的认可和高度的赞誉。市县领导曾多次亲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做本真教育,育世纪人才”我校始终坚持了这一育人理念,以人为本,求真求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田集镇中人始终在耕耘着、努力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