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名校的成功之道

时间:2015/6/21

为了破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更新农村小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尽快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辉县市教育局选派了8位小学校长到新乡市的名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我有幸参与其中。学习锻炼中,我们深入课堂,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学习借鉴名校的先进经验,以求快速提高自己的办学领导能力。

虽然说名校的成功经验已经散见于各种媒介,留意收集一下进行学习并不困难,但毋庸讳言,名校展示给人们的往往是其亮点,是其最精彩、最成功的一面。由于地域和现实情况的差异,简单地复制这些经验往往会陷入水土不服的窘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挂职锻炼中,我得以更真切地了解名校的常态,探寻到了名校的成长轨迹,感悟到了名校的文化特色。

一、名校成长于思想

名校的精神内涵显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师生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每一面“会说话”的墙壁,等等,都有可学之处,甚至从学校的会议记录本里面,都可尽窥名校的成长轨迹。学校无小事,事事可育人。名校正是关注了学校的“事事”,才能逐步成长起来。我所在的新乡市和平路小学,把每周一下午的课间操时间作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演练时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警报一响,教师迅速跑到各自固定的演练位置,学生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集结到操场中央。这是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

学校没有主科和副科之分,即使在考试前一天,体育课仍然照常上。这是规范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有一次,校长到上海出差学习,而副校长也带着本校的一位教师到省里参评优质课。偌大的学校,两位主要领导同时离开,学校师生会不会因此而松懈?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校的各项工作仍旧井井有条。这就印证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句话: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只要教师认同了校长的教育思想,学校就有了共同愿景,就有精神和灵魂。

二、名校成功于课堂

无论是杜郎口中学还是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他们跻身名校的重要因素。然而教无定法,课堂没有一成不变的终极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模式,但是,仍然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成功就没有学校的成功。很难想象一所课堂只靠一本教材、一根粉笔满堂灌的学校能成为名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和平路小学的“双主互愉”课堂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得以发挥。在课堂上,教师激情四射,学生欢快无比。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真正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成了一天中学生最幸福的回忆。

三、名校成名于特色

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不少学校因地制宜,开发本校的教育资源,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乡市教科所更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创建特色学校”课题研究实验活动。然而,创建特色学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和平路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科学课与生活融为一体。课下的科技小制作活动一直坚持,学生的作品琳琅满目,精巧的构思展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学习期间,区里的首届学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现场会在和平路小学召开,吸引了许多市民观看。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收获非常多。其中有一点我体会最深:相比名校,薄弱学校最薄弱的地方其实不是硬件设施,最关键的是教育观念和行动上的差异。注重思想、搞好课堂、立足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发展、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