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怎样听课和评课

时间:2016/8/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如果偶尔想起来才去听几节课,老是忙于开会和操心其他事,使他走不进教室,不接触学生,那么,他的其他工作都失去意义,开会等等的事,都一钱不值。”由此可见,听课、评课应该是学校领导最经常的工作,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有检查、指导、督促、评估等作用。同时,听课、评课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它有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展示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
怎样听课、评课?结合多年的实践,本文从听课前、听课中和听课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听课前
听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熟悉教材,把握课标,明确教学目标,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弄清知识的范围和深度等。    
 二、听课中
  听课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主要反映在教学内容的编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安排及讲练等。听课时要关注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教学思路层次、脉络是否清晰。
(二)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设计主要反映在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应用与拓展等。听课时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各环节时间得安排是否合理,环节之间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展示、质疑讨论、课堂小结等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现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和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是否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否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否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质疑与比较、操作与演示、判断与探究、概括与归纳等能力。
   (五)辅助手段的应用。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否恰当得运用教具,是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六)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听课时要关注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板书是否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态是否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是否端庄,举止是否从容,态度是否热情,师生情感是否交融;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是否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教具操作熟练程度如何。
(八)整理好听课记录。记录情境创设、语言过渡、技巧引导、激励方法、活动方式,记录练习状况、内容、形式;记录时间分配;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资源情况。
  三、听课后
听课后要及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特点和闪光处,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评课时,既要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善于引导、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开展有效活动、给学生留有静思的空间和时间等),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等),更要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不足以给优秀者锦上添花,给不足者雪中送炭。要想真正把听课、评课做好,还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在实践中学会推敲点评的语言,并积累听课、评课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引导教师去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