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要常向“内”看

时间:2015/6/29

有些校长总喜欢“拿来”一些“前沿理论”用之于学校管理。结果,不但管理没出成果,反而弄得自己和教师都迷失了方向。所以,校长不能一味向外看,更多的是要向内看。看清了自我以及学校的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拿来”。否则,那些“时尚”的东西虽能暂时解“困”(或压根儿就没有解“困”),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常看自己内心

A校长上任后,无论制订什么制度(即使自认为非常不错的),都难以执行下去。一个月不到,弄得他几乎要辞职了。然而,他是一个精于反思的人。他发觉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自己在制定制度时,总带着个人的主观意愿,总想“整”倒一些人,而且制度纯粹是自己一个人制订出来的。认识到问题后,他便通过教代会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集中后再民主,直到95%以上的教职工都认可后,才将制度付诸实施。这样,执行起来就较少有反对的了。

当制度得不到认可时,A校长不是压制,不是强制执行,而是敢于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不合理之处,然后勇敢地纠正。

现今,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向外看,而且最容易看清他人的不足,而极少向自己的内心看。即便向内看,看到的多是自己的优点。作为管理者,不但要常常向自己的内里看,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充分认识自我,而且要多问问自己,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多多审视自己,深入剖析自己,实实在在地认识自己,认认真真地把自己“读懂”、“读透”,从而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把一个“真我”立于学校的管理中,让教师真信你,让学校真发展。

常看教师内心

B校长在校长岗位上已有20年了。20年来,他最擅长的就是培养得力助手,让助手参与管理,协助管理,而且每到一所学校都是如此。在他临近退休时,组织上将他调到了城区小学。来到新学校,他依旧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着手培养6个年级主任,一个副校长。仅一年,全都培养成熟。为了更大地调动助手的积极性,新学年来临时,他给每个助手配了台笔记本电脑。然而全校学生学期能力测试却降到了历史最低,他百思不解。最后他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这些年轻教师都渴望成长,可校长及其助手没有给他们一个进步的平台,于是,大家的工作便得过且过了。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点工作就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然而,很多校长却忽视了这一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像因身体内部的问题,而导致脸上偶尔有雀斑出现一样,教师的工作由暖转冷,总是有原因的,而且往往也是由内而外的。不了解教师工作激情消失的根源,无论你使用什么制度及措施,那只能是病急乱投医,不会根本解决问题的。

管理要抓住关键。今天,人人都在倡导“人本管理”,但是,“人本管理”的关键是“心”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者,应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并合理合法地给予满足。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这样才能实现不用扬鞭自奋蹄。

观照教师的内心,校长更应该把自己当成教师,那样才便于与教师拉近距离,也才便于与教师们交心谈心。经常一贯地实施下去,校长才能成为教师们的知心朋友,也才能真正看清教师的内心。如此,才能赢得教师们的心,才能真正进行入心的管理。

常看学校内部

C校长交际甚广,他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外面”跑,仿佛有开不完的会,联系不完的事情。除非传达上级的会议精神,或开个什么教师大会,或者布置个什么工作的,才会在学校见到他。除此之外,他一个月难得在学校呆几天。自然,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等都是一无所知。在学年期末,学校各年级各科的检测严重滑坡。家长纷纷反映到教育主管部门,有的还打电话约了记者,结果一篇以“谁来拯救××小学”的报道上了本地的都市报。一时间,满街议论纷纷。那年秋季,C校长被免了职,去另一学校当了名教师。

其实这种情况或轻或重地在不同的学校里存在着,在不同的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那么C校长的问题出在那儿呢?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他只注重了向外看,对学校内部不但懒得看,可以说根本就没看。正因为如此,学校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正在朝哪个方向走,校长心中是没底的。或许,校长有时也会向中层领导了解学校情况,但听到的多是皆大欢喜的“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