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素质教育视野中的校长工作理念

时间:2016/9/12

一、立足本位,抓住本质,掌握教育教学的科学艺术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一个学校校长,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已的教育教学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最本质的东西----教育和教学放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才能成为一个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好教学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位子,认为凭着某种特殊行政领导的天才就能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这个当好校长的念头。”校长要日复一日地钻研教育教学过程的精细微妙之处,不断地发现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领导者。校长要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要下决心钻研一门学科的教学,做学科教学的内行,做教师的教师,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受到他人的尊重。校长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学上,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自然就影响全校,使全校老师都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形成整体的“教育信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校长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是不是意味着学校行政和组织工作就不重要呢?不是,我们只是说不应当把这方面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它应该完全从属于教育过程。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尔后是行政领导。

二、统一运筹,纵观全局,科学地组织教学

要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校长就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组织教学,使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做到这一点,校长不能高高在上,要深入到每个年级的教学实际中,熟悉各年级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具体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决定开设的课程,组织课外活动。校长有了成熟的看法,应动员老师去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通过调查研究,使各年级、各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技能的问题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思想,通过一些研究后,逐渐变成了全体教师的集体信念。科学地管理学校,就在于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找出来,抓住教育和教学过程的“骨架”,理顺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主干。从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技能和知识是分不开的,有了技能体系后,还要有基本知识,这两者结合后,就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发展了智能。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加以精心的规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一个中学生还没有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教师就应该让他学好小学的内容,给他从小补起,循序渐进地对他进行教育。

三、深入课堂,评课听课,改进课堂教学

深入课堂,评课听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这件工作的重要程度,科学水平高低,关系到许多方面。素质教育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整个教育过程的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每天都要有所改进,而改进课堂教学,就需要校长经常听课,对课堂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校长深入课堂听课,对象要全面,不能只听青年教师的课,老教师的课也要听,尤其是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因为,首先,老教师并不等于经验丰富,个别老教师给学生的东西,还是十几年前的东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网络技术走进了课堂,要求教师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再次,听老教师的课,并不就是找他的缺点,相反有必要学习他的经验,加以提高、推广。校长对听课的理解要宽。听课不能只听一两节,听一个片段,至少要听一个单元,因为教学过程是连续的。校长听课、评课、分析课的要求很多,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研究教师的学术眼界、智力实质、精神兴趣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开展。教师的智力背景怎样,教师的知识能力怎样,教师有没有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等。(二)教师是在教学生思考,还是在教学生死记。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充分地进行自主学习,是不是充分地工作,开展脑力劳动。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这里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三)教师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目的是否达到。教学不能摆花架子,不是用现代化的手段越多越好,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四)教师是否交给学生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发展,一是靠老师的指导,二是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有所长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学习技能,就有了良好的学习愿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主学习。(五)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辩证统一,教师的教绝不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要引导学生参与,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提问。(六)科学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根据教材的情况,做到不为表面现象所惑。听课评课时不要以领导者身份、检查者自居,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对一堂课简单地分几条优点和缺点是没有意义的。应当探讨课堂教学的规律,找出关键,一起想办法,促进提高。

四、勤于实践,善于思考,研究思想教育工作

校长必须研究学生,研究思想教育工作,给教师做出榜样,使每一个教师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能手。研究了解学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精神,体会他们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的心灵,这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主要的交接点,是对学校集体实行教育领导的一切线索的汇集点。”一个校长要想对学校实行教育思想的领导,就必须把研究学生置于自己和全体教师注意的中心。研究学生要全面,要定期和老师一起研究、讨论,力求把学生的情况全部弄清楚。对学生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一)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情况,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对健康的依赖性。(二)学生智力发展的个人特点,他的情绪修养如何,他的思维有什么特点。(三)学生的智力和精神面貌所形成的环境,学生的家庭文化如何,父亲和母亲的素养如何,在家有什么样的表现,基本观点怎样,审美观点怎样。(四)学生的成绩状况,同伴的交往情况怎样,心理发育水平怎样。教师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就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研究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同周围环人们的关系。有些教师对学生大声呵斥,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这些做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敢怒不敢言,他们就在内心积极的或消极地对抗。思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校长不要搞表面文章,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来做深刻的教育工作,打动每个学生的心灵,不能让思想教育工作在轰轰烈烈中“白做”。

五、关爱教师,不断提高其教育素养

学校工作是由广大教师来做的,好的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校长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一个教师肯干,学校里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完成。校长要对教师开展工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无微不致地关心教师;(二)尽量培养每一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并发挥他们的特长;(三)严格要求教师提高教育素养(教育业务能力)。学校要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育教学工作上,要千方百计地保护教师,让教师有足够时间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不要让教师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教师要精力充沛的工作,就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根,他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作为校长要研究教师,了解每一个教师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充分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这些特长,体现教学的个性风格。在了解关心教师的基础上,校长最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素养。教育素养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要透彻了解所教学科,把学科上最复杂的问题都搞懂。了解所教学科,不仅仅是孤立地了解一本书,还要了解学科内部的联系,学科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的知识要深、要广、要活,要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教师要懂得一些心理学和关于转化后进学生的教育学。如果校长想把学校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那就引导教师学一点心理学和转化后进学生的教育学。教师要懂得学生脑力劳动的特点,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要有教学生知识的本领,又要有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手段,更要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技巧。再次,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语言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工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语言来展开的。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总之,校长要对教师教育素养的培养严格要求,把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六、积累资料,整理建档,做好学年总结工作

学年总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待学年总结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应景”和“交差”,一种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提高,为了掌握规律,为工作服务。总结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总结从哪里来”,二是“总结什么内容”。总结从哪里来呢?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平时要注意积累,要学会记笔记,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的内容,一是教学工作,二是教育工作,其它是次要的,不必面面俱到。教学工作总结,要以研究脑力劳动----包括学生的脑力劳动和教师的脑力劳动为主线。教育工作总结,切忌流水账,搞形式主义,在德育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在劳动方面有哪些做法等等,这种罗列的总结是毫无意义的,教育总结要学会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总结一次就要有收获,让每一次总结成为学校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