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1:经常迟到的小张老师又迟到了
A校长大发雷霆:“真是太不像话了,像你这样今天迟到明天也迟到,还怎么干工作?你这是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典型的明知故犯。以后再抓住你迟到,就扣发50元的绩效工资。”小张老师不等校长把话说完,就气呼呼地转身进了办公室,把一脸怒容的校长晾在了一边。
B校长拍拍小张老师的肩膀笑眯眯地说:“小张怎么来晚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脱不开身呀?如果有什么困难,以后尽管和我说,但不要耽误了上课呀!”小张老师不好意思地对校长说:“家里没有什么事的,是我睡懒觉造成的,下次一定改正。”双方又寒暄了几句,各自愉快地回了办公室。
场景2:年轻的王老师给了犯错误的学生一个耳光
A校长盛气凌人地训斥王老师:“你是怎么搞的?难道你不知道体罚学生是违法的吗?你这样做严重玷污了教师的形象,败坏学校的名声。如果学生家长将这件事情闹大了,我看你怎么收拾……”年轻的王老师脸红脖子粗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B校长把张老师叫到一边,对他说:“你呀,怎么这么冲动?你盼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好心不能做错事。我们是教师,就要遵守教师行为准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体罚学生。这件事情,也怪我对你要求不严,以后一定注意啊。”随后,校长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并向学生表达了歉意。
场景3:学校听了物理学科刘老师的一节推门课,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A校长面对整个物理备课组的老师评论说:“刘老师这节课非常失败,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双边活动不活跃,还出现知识性错误。学校三令五申一定要充分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刘老师你是怎么落实的?”一席话,让年过三十的刘老师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尴尬地愣在了那里。
B校长在评课时谦虚地说:“对物理教学我也不太懂,我只是谈谈个人的一点意见,我认为刘老师这节课有三个优点:一是课堂教学环节紧凑;二是语言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三是板书设计美观,重点突出。但我感觉似乎师生双边活动少了些,是不是多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更好一些呢?”说得刘老师频频点头。
看了上面三个场景中A校长和B校长的表现,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认可B校长的说话艺术,都接受和佩服B校长的批评;而对A校长的“官僚”做派都比较厌烦。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普遍都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这就要求校长在管理教师时,一定要学会说话,要尽量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心平气和地说话,否则很难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校长说话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谦虚和蔼,和教师站在同一角度看问题,切忌高高在上,得理不饶人。像上面场景2中的A校长这样装腔作势,小题大做扣帽子的说话方式,不仅让犯错教师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更使教师对后进生产生厌弃心理,影响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要开诚布公,说话得体,尽量用幽默、宽容、智慧的语言。大多数教师是极爱面子的,他们厌弃校长的严厉斥责,喜欢与校长坦诚沟通,如果他们的工作出现了失误,希望校长能够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不要急风暴雨、铺天盖地的批评。上述场景1中A校长就因为批评过于直白、话语强硬,而引起了小张老师的反感,也把校长自己弄得下不来台。
三是要推心置腹,说地道的内行话。教育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听完课评课时,校长要说到点子上,不能不着边际,乱说一气。像场景3中的B校长对刘老师的讲课先是给予必要的肯定,一二三条句句都是内行话,分析不足也用商量式,点到了问题的实质,就容易让刘老师接受了。
校长的语言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不同的语言方式体现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体现着校长的不同内涵和素养。校长应努力在工作中锤炼管理语言,管好自己的嘴,让充满温情、智慧的话语给学校管理工作增添一道靓丽、温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