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领导艺术两则

时间:2015/7/6

别让"小猪躺着大猪跑"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智猪博弈"的例子: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头猪去踩踏板,另一头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结果是:小猪会选择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对小猪而言,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因此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相反,大猪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这个故事中的小猪就如现实中的低能力者,而大猪就是所谓的人才。每个学校中都会有普通人和人才,学校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谁有能力谁多干的现象,如何避免这种"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呢?

有的校长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干脆彻底减少"食物",这样做的结果是谁都不踩踏板了;还有的是大量增加"食物",结果必然是竞争意识不强。要想让小猪和大猪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就必须是减少食物量,缩短激励时间,把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让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这样,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多踩多得,而等待者不得食。其实问题的关键是激励方法的制定。我们都知道激励会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但如果激励方法不当,就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没有激励不行,一味地加大奖励也不行,关键是奖励不是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这样才能消除"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实现有效的激励。

给教师们留点缺口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这位企业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为他的下属留了个缺口,调动了下属的积极性。其实,心理学理论早就给这种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形状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或"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因此在学校管理中留点缺口,可以调动和激发教师主动实践和探索,使管理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然而我们的校长们,往往认识不到"缺口"的作用,处处是标准化的程序、规范化的要求,备课格式有要求、上课进度要一致,甚至每一节课的环节都有统一的要求:先预习、再导入、后启发、终释疑。校长们本想通过管理,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殊不知这种管理上的"无懈可击"反而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妨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而教育这一需要创造性的活动,没有了教师的主动的空间,也就失去了生命。

当然,给教师留个缺口,并不是让校长不闻不问,作为学校管理的"摆设"。对学校的有效管理是校长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校长必须事必躬亲。事实上,如果校长总是把自己当成"一校之长",总认为离了自己学校就难以正常运转,必然导致管得过多、过死,从而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加剧教职工的敷衍心理。一位高明的校长应该既要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更应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隐身而退",学会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缺口"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教师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从而发挥全体教师的能量,使学校在和谐中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