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在信息化平权中保持教学领导力
校长网,校长论文,信息化,教学领导力,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王瑞

在信息化平权中保持教学领导力

作者:王瑞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1511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6/10/31
分享到:

收下这份信息化时代的礼物
泰戈尔说:“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间。”信息时代我们将见证“教学相长”在高能互动的课堂中得到实现,校长作为教育模式的判断者和协调者,面对的是道阻且长的新文明。就教学而言,我们必须区别于传统上学生吸收知识的方式,怀着尊敬又批判的态度拟定良性的教学方案,热烈而清醒地参与这一由信息化便利性带来的教育教学平权进程。
在今天信息化进程中,与萌芽阶段实验性教学不同,改革已然全方位、多角度铺开,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解决或搁置,对于教学领导力形成极大挑战。
契合信息化时代精神
进入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于是,教学领导力与信息化领导力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阶段,具有了新的内涵。校长信息化教学领导力是指校长影响和引导教师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持续实现信息化时代学校教学发展目标,实现学校愿景,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是教学领导力和信息化领导力的下位概念。
早在2006年,祝智庭和顾小清就提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首次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正在成为我国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长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3—2014年度教育工作会上指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无论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质量,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化教学领导力无疑是现代学校校长不可或缺的领导力。
信息化教学是学校办学理念、价值追求落地为具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校长的信息化教学领导力,要在准确定位和规划学校愿景中体现。
培养什么样的人,既是一个理想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说它是理想问题,就是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要从育分走向育人,既考虑个性发展,又考虑国家需要。说它是现实问题,就是在确定育人目标时,要分析学校的现实资源,理解区域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知晓自己学校与兄弟学校比较后的错位发展。是否能够准确定位学校育人目标,是校长信息化教学领导力最重要的体现。在我校,育人目标被确定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创新人才”,并具体细化为“健康、博爱、有为”三个分目标,从几年来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的效果来看,这个定位是恰当的。学校取得的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首批信息化教学试点学校、河南省生涯教育试点学校、河南省多样化办学试点学校等荣誉都是很好的例证。
学校育人目标解决的是办学方向问题,而办学理念解决的是路径问题。路径与目标相辅相成,引领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办学理念有很强的时代痕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办学理念先进与落后的标志,就在于是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变化。具体到一个学校来讲,办学理念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办学理念不存在正确不正确,只存在先进不先进、合适不合适。校长的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就是在不断完善办学思想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2010年,我校首先确定了“开放办学”的理念,之后又确定了“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开放”“自主”随即成为我校的核心理念。“开放”是以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视角、开放的举措来谋划和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自主”一是要学校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思想,二是要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围绕学生终身发展与其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转型探索。
强化信息化教学指导
学校信息化教学项目从论证到顶层设计,从方案制订到组织实施,从学习平台的选择到移动终端的确定,从资源建设到教师培训,从过程指导到学生成长,从机制激励到环境创设,都体现出校长的信息化教学领导力。而校长的信息化教学领导力也正是在这样系统的研究指导中得到提升的。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要遵循“应用驱动”的原则,主要途径有: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推进应用引领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等。
其基础建设包括网络标准化建设和未来教室建设,学习平台建设主要有选择购买和自主研发两种形式,资源建设包括外部资源整合和内部资源生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资源库建设。教师培训工作包括教学理念培训、数字化教学理论培训、学习平台使用培训、教学模式培训、各种应用软件培训等。应用引领工作则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中心工作,要确定合适的实验班级、实验教师、运行模式和机制等,另外还需要骨干引领。信息化教学实验是一项创新工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校长的信息化教学领导力在这方面体现在培养骨干、以点带面的落实策略上。重点培养骨干,骨干带动新的骨干,信息化教学骨干队伍不断发展。此外,以课题研究带动项目实施,是非常好的信息化教学的实施途径。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实验教师都是实证研究教师,在计划—实施—反思、新一轮计划—实施—反思的多轮循环中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推进项目水平。
切实推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是教学领导力的长远目标。信息化教学的根本宗旨应当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网络化时代的知识学习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的碎片化,二是信息超载。如果学生不具备独立的思考力和学以致用的创造力,就很难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深度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深度学习就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是基于项目、问题和研究的学习。而深度学习离开了信息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失。推进信息化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开展基于问题的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价值。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确实能够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对于实施有效教学乃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引领信息化教学改革
引领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是校长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信息化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生和教师是否能够在信息化教学实验中成长和提升,是检验校长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最关键环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落实有关实践策略,这取决于校内外资源的配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反思调整。
学校需要各界支持与监督。通过校长的各种工作获得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资源支持等;校长需要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发展学校条件,包括健全的家校联系、社区互动,充足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与条件,学校信息化文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发展相关的管理与决策等;通过宣讲、发动、参观学习等获得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校长通过自己的工作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计划的实施。同时,这三方面的扶助力量也会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即时给予意见反馈。
科学评价、即时调整是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首先是沟通分享,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沟通校长和教师的联系,让校长的思想和计划及时得到教师的响应,教师的想法和做法也能够及时反馈给校长;二是交流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反思,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工作。校长只有拥有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力,才能就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经验与教师、学生沟通与分享。学校可定期举办信息化教学的交流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经验分享,促进学校整体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在信息化教学的目标和路径确定之后,组织和评价就成为校长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一些校长在认识上可能会有一个误区,觉得学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应该由主管副校长专门负责,校长进行顶层设计就行了。实际上,校长对信息化教学的领导力,是贯穿在整个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的,只是校长和主管校长做的工作各有侧重而已。关于组织和评价,校长主要做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和评价的制度机制的宏观制定,二是这些制度机制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适时的调整和完善。
作为校长,笔者在引领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中,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直接参与项目的研发和管理,为学校自主研发的学习平台提出方向和需求,经常参加教研活动,深入班级听评课。二是为信息化教学制订制度机制和执行计划,并监督落实情况。三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交流工作,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在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工程中作交流分享。
如今,我们只不过处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开启阶段,未来的探索任重道远,但校长要有这样的责任意识,心怀育人使命,勇往直前。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