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实现校长的专业成长
校长论文 校长专业成长 领导能力 学校变革 学校文化建设

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实现校长的专业成长

作者:姜明彦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1746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5/7/31
分享到: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性的变革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逐步下移,学校在教育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学校变革对校长专业成长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政府开始启动并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专家开始研究校长领导力的开发与训练。作为一线的校长又该如何主动应对社会转型性变革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呢?

  一、校长专业成长的理性认识

  专业化是现代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认识校长的专业成长,存在两个最基本的角度:一是校长专业成长的目标,即校长应具有的素质标准或素质结构;二是校长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提高校长素质的途径及其条件。

  对于校长素质结构,一些国家或地区都提出了校长标准。1998年,英国提出的校长国家标准对校长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力”、“领导技巧”、“品质”、“决策技能”、“交往技能”、“自我管理”等素质提出了要求。2000年,美国全美跨州学校行政领导执照颁发联合会提出了中小学校长的六条标准,诸如推进学校共同体建设、培育有益于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文化、创设安全而高效的学习环境、与家庭和社区成员合作、诚实道德、理解与回应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等等,这些标准都强调校长应是一位促进全体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而我国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1991年)从基本政治素养、岗位知识、岗位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强调校长的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等等。从上述标准可以看出,人们对校长素质的认识尽管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诸如校长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领导的角色意识与知识、掌握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与教育政策法规、掌握沟通与互动技能、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等等。当然,理性地讲,不同的学校由于发展阶段(如规范阶段、特色阶段)以及办学环境(如市中心学校与郊区学校)的不同,学校发展对校长素质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而对于校长素质的提高,现代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能力不能单纯依靠岁月磨砺和经验积累,而必须有意识地注重反思、在做中学。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时代,学习是开发校长领导力的必然选择,但有效的学习不是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行动中反思,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校长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因为知识必须经过在实践中的运用才能产生能力。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把校长培训模式归纳为五种:以理论为中心的接受模式;以案例为中心的研讨模式;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研修模式;诊断培训模式;导师带教,师徒培训模式①。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模式,校长素质的提高都需要校长以提高岗位能力、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为价值取向,都需要校长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并依靠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支持,在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团队中促进自身发展。

  二、学校变革:挑战与机遇共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广大中小学都正在面临着一场变革:从传统学校转向现代学校。对于传统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区别,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专家从教育目的、学校功能、教育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教育效果、学校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以学校管理为例,传统学校的基本特征是“权力化、标准化、同一化”,而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治理(形成法人治理结构,民主决策,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文化兴校)”②。

  无庸置疑,学校变革对校长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1)在价值方面,校长要具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因为与传统学校相比,现代学校面临的未来与环境更为复杂、不确定、具有竞争性;(2)在资源方面,校长要具有效收集、整合、运用、提炼、推广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以引领、促进教师把先进的理念切实转化为行为,因为知识资源是学校变革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素质与扩大学校影响力的重要资源;(3)在动力方面,校长要具有有效激励(激励下属与自我激励)的技巧,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战略提供动力支持。

  同时,学校变革也是校长实现专业成长的机遇。众多研究表明,校长的经验能力是与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环境为校长成长提供了“磨刀石”。具体来讲,学校变革面临的复杂情境提高了校长决策的风险,但也促使校长开阔视野,有助于校长形成系统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学校变革的开放性(学校向家庭、社区开放)使校长承受了更多的问责压力,但也能够增强校长民主治理的意识与资源整合的能力,为校长打造学校品牌与开发学校特色提供资源;学校变革中的制度重构降低了校长的行政权威,但也为校长减少了琐碎事务、增加了学习时间,有助于校长树立人格权威与学术权威,否则校长整日陷于依靠行政权力处理日常事务之中,不仅自己身心倦怠,也不能真正获得教师的尊重,无法使教师真正追随于自己。总之,作为一线校长,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深刻认识现代学校特征与学校变革趋势,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三、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实现自身专业成长:两点体会

  1、直面复杂多变的办学环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变革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校长在学校变革与发展中既面临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要求、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面临着学校内部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并且这些要求往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某一个方面的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影响到其它方面要求的满足。同时,学校变革面临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常常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变化,而这正是考验与锻炼校长领导力的“场”。

  以我校为例,2000年初,学校成功转制后,办学资源得以拓展和丰富,办学硬件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随着上海基础教育发展重点的转移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竞争压力的增强,加强内涵建设又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为此,学校根据生源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差异性和方法为切入口,以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为目的的问题教学改革思路,并以校长领衔的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性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为抓手,组织全校各学科教师开展了为期四年的教学改革。问题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问题意识有所增强,学习习惯有所好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该项改革在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了教育改革实验三等奖。作为校长,在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中不仅学习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了与教师的了解与沟通,提高了课程与教学领导力,也增强了自己对问题解决的能力,诸如改变教师对待问题的排斥态度,引导教师通过转换思维方式解决教学问题等等。

  另外,通过问题教学改革,还认识到,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校长具有全局意识、系统思考的能力,或者说具有“直升机”视角,即能够“冷静地观察系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从而确定问题的原因……”。③为此,从2005年开始,我校又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上海正在全面推进的二期课改,按照整合的思路,开始进行以问题为本的学、教与管的综合研究,从而把“问题教学”做深,即从三个维度开展问题教学的实验,即学生“学”的维度、教师“教”的维度(教师角色转换、教师技术提炼)与学校“管”的维度(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等),探索学生生源素质低于重点高中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与教师工作状态,并使学生与教师开展问题教学获得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从而持续提高学校教育服务的质量,促进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办出学校的特色。总之,学校变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校长在推进过程中要对办学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分析能力,能够预测与把握学校变革的趋势,抓住不同时期学校变革的关键与重点,并通过项目实施的形式予以推进。

  2、引领办学价值定位,提升人格魅力

  学校变革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办学价值重新定位的过程。办学价值定位包括学校发展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特色定位等等。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的领导者,自然在学校办学价值定位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在现实中,有些校长虽然“成功”实现了办学价值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漂亮”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口号,但校长却并没有因此对教职员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获得比较高的权威。分析起来,其原因在于:校长重新办学价值定位过多地依靠了个人意志、职位与权力,而没有经过平等交流、民主集体讨论、诚心采集民意的过程。自然,校长难以对教师与家长产生吸引力,形成高人格魅力。

  因而,在学校变革中,校长只有尊重办学规律,尊重教职员工及其学生家长的意见,成功引领教职员工共同决定学校的办学价值,才能使教师认同与追求新的办学价值定位,同时校长才能在办学价值定位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重新定位学校办学价值过程中,对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后勤职工、教育主管部门人员、社区街道干部等八类群体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69份),并召开了部分教师参加的座谈会,对学生与教职员工的发展需求、学校发展的功能定位、目标定位与特色定位、现有学校办学理念“心中有学生”的认同度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了解与诊断,然后再确定学校的办学价值定位。这样一个了解与诊断的过程,得到了教职员工与学生家长以及社区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赞同。总而言之,在学校变革中,校长必须打破自上而下的“管理主义”思维,真正发挥作为领导者的引领作用,通过平等互动、自下而上地吸纳民意,只有如此,办学理念才能有效地转变为教职员工的行动、学校特色才能实现,而校长的人格魅力也才能在学校变革中切实得到提升。

注释:

①杨建荣:“多样化校长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5年增刊)。

②张民生、朱怡华主编:《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转引自[英]克里斯·帕克 布莱恩·斯通著,詹正茂 朱美琴译:《领导力开发与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