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
校长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

作者:吴智园 福建莆田一中1770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3/11/18
分享到: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全国的逐步推开,高中各学科将进一步突破学科的封闭性,实施跨学科渗透教学显得更加重要。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学科渗透教学必须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基于通才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认识高度

近几年,许多有关跨学科渗透教学的文章探讨的是高三“文综”、“理综”问题,有些实践者实际上也仅以综合卷给学生强化训练以应对高考。笔者认为基于“应试”的跨学科渗透教学将随着高考的改革而终结。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基于通才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认识高度来实施跨学科渗透教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越来越多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世界上许多名牌大学都在实施通才教育,注意让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努力使之铺开知识面、开拓视野、活跃思想,以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领导型和大师级人才。作为中学更是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阶段,注意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高考综合科目的考试,仅是一个明确的导向。如今,高中新课程更是强调综合化,要求增强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因此,在高中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以各学科为载体,有意识地、有机地、有序地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从相关知识的融合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知识,从而挖掘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迁移、整合,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和灵活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性、立体性的知识结构,而且拓宽了思路,活跃了思想。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科某种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做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综合、迁移的能力。学生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将为学生成为通才奠定基础。

新课程所需要的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实现、过程与方法的优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长期积累的过程,靠的是平时的潜移默化,应该寓于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之中。同时,渗透的学科绝不仅仅是文科的历史、政治、地理,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之间,其他学科只要有交叉点和切入点,都应该实施渗透教学。急功近利或基于“应试教育”的渗透教学是达不到上述目标。只有平时自觉地、一以贯之地来实施多学科的渗透教学,才有利于达到上述目标。

二、必须基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将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①跨学科渗透教学是多样化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高中新课程各学科内容之间多多少少都有交叉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各学科教学中安排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到两条规律:其一是“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完全为学生所不了解的课题,很难使他们感兴趣。”其二是“学生早已透彻理解的内容,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②所以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学科已学过的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使学生觉得某一片断、知识点很熟悉,或某一种知识在本学科中也能得到验证、说明,以唤起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中学语文课本中,涉及历史方面的文章约有半数,英语课本中,也有许多涉及历史人物及世界历史事件的文章。当然其大部分是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但这些文章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社会的某一个侧面,实际上展现了许多十分深刻、鲜明、生动的历史画卷。这些文章经过相关学科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的反复诵读,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在物理知识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及部分化学知识、人文知识等可渗透、结合,化学课中有相当部分涉及生物、物理及社会问题等。这样的知识交叉点,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可有时请学生来讲述某一段故事,有时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有时直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等。凡相关学科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就可以用精讲、略讲,或点拨、启发,或回忆、对比,或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逐步消除一些死记硬背教材的现象,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能使课堂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课堂上教师唱独脚戏的现象。

在能力培养方面,平时引导学生用政治观点来阐释历史现象,或用历史知识来论证政治观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等,不仅能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也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反过来历史现象又是对政治观点的诠释。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时政热点问题等,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态度。地理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则使空间与时间更好地结合。指导学生观察历史上的地理方位、地名、江河变迁、地域差异等,引导学生讨论人口与经济问题等,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感悟历史。

通过渗透教学,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相关学科的知识随手拈来就转化为本学科的课程资源。教师将实现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的转变,并且使“源于教科书”、“超越教科书”成为可能。同时跨学科渗透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观点、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更易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旧知识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近几年国内外都有渗透教学模式的探索。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中形成的“STS”教学模式,力图把科学的与技术的、理科与文科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互相渗透、交叉、综合,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界正在实验的发散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的可能性,向横向、逆向或多方面拓展、延伸,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实施跨学科渗透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值得研究、推广。

三、必须基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所以新课程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而跨学科渗透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作学习的主人。我国学者庞维国把自主学习概括为:“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想学”是基于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的责任。兴趣是情感教育的特征之一。没有渗透教育唤起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就不可能“想学”,也不可能“能学”、“会学”,也就不会“坚持学”。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必须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布卢纳的认知研究指出,学习的成功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认知起点,即每个人从前的经验和学习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知识的获得。因此,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吻合。③渗透教学一是有利于自主学习,中学各科课程将变得生动活泼;二是学生将获得整体的新知识,整体性的知识有利于对本学科知识的把握和深刻理解;三是将使学生获得启发,如渗透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定律的由来,从而受到启发而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四是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时政热点等相结合,使学生体验到时代性和实用性,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科学就在身边。

跨学科渗透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改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实施跨学科渗透教学,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使可供学生掌握的材料更加丰富,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展开思维。在渗透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达到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

四、必须基于科学的教学观

学科渗透教学必须有机、有序地进行。必须基于科学的教学观才能使渗透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是不能牵强附会,喧宾夺主,为渗透而渗透,陷入形而上学。众多的相关学科知识是不可能一一渗透的,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渗透相关学科的内容占用时间太多,结果是喧宾夺主;另外也不能牵强附会,如逢历史地名,必讲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有历史现象,必来一段文学描写等,也不能把历史现象与现实简单加以类比。跨学科应从本学科出发,最后回到本学科。要跨得出去,收得回来,不能跨得太远。教学内容应以本学科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也应从本学科的角度出发。跨学科渗透教学要提倡,但本学科课堂的特点、课程目标、教学任务不能丢。什么课要象什么课。因此,在跨学科渗透教学时,要找准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分别情况不同处理。

二是要注意克服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如果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因此,在实施跨学科渗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知识与技能的负迁移。如历史上的地名、地理位置等与现代地名、地理位置等,都有相当的不同,所以不能让学生从地理课上学到的地理概念干扰历史地理概念,反之也不能让历史地理概念干扰当代的地理概念。又如语文课的文学作品,侧重点是文学欣赏,因此有些情节是虚构、夸张的,要注意不能对历史课中的史实造成干扰,产生负迁移。这些都是跨学科渗透教学时必须注意克服的。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跨学科渗透教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才能得以体现,它不仅能使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