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胡增琪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南昌十中领航人——校长胡增琪

发布时间:2014/10/16

3382次查看

胡增琪发布

高耸轩昂的滕王阁畔,静水流深的赣江之滨,南昌十中承载着太多的荣耀,抖擞着一身风采,悄然驶过百年历程,百年里,众人拾柴,薪火熊炽,桃李遍植,历久弥香,占鳌折桂,状元辈出……

2003年7月,南昌十中又迎来了一位新的领航人——胡增琪。这位书卷气息浓厚的校长儒雅而坚定,他给厚重的南昌十中带来了一股春天般温暖轻盈的气息。面对这个用荣誉堆起的高高讲台,他没有豪言壮语。他心里无数遍地响起丘吉尔二战时就任首相的那句话:我没有什么贡献给你们,只有我的热血、眼泪、辛劳和汗水……

新起点  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1978年起就从事教育工作的胡增琪有过辉煌的成绩。任南昌市二十八中校长四年,他励精图治,卓越工作,将这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打造成南昌市的焦点名校。

然而,在赴任南昌十中的就职演说中,他却十分谦和、低调。他说,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对于南昌十中这样已经踏上正确发展轨道的学校,并不需要一个大刀阔斧搞“人治”的校长,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完善制度,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更规范,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推动学校加速发展。

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在这位声称将实行“文火”治校的新任校长身上,十中师生感受到了一种“风和细雨,润物无声”的精妙。

南昌十中早在1978年就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在前几任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已取得南昌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江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谈何容易。

胡增琪和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望而却步,他们践行着一条不变的定律:唯有不断地创新教育,不断地发展教育,才是十中的出路。他们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强烈的成就感、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他们认为,个性化的学校适合个性化的学生,个性是学校的文化,核心是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基于这一理念而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计划、课程活动的安排,最终形成学校独特具有特色的风尚。

为此,他和班子成员努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知难而进,明确“教学质量为立校之本,科学管理为兴校之基,师资队伍是强校之源”的办学思想,提出了“树十中新形象,创十中新辉煌”的奋斗目标,发挥优势,以人为本,引领学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新校长、新班子、新起点、新气象。在历经一百年风雨沧桑后,南昌十中又一次奏响了新的豪迈乐章。

望名师  敢把金针度于春

如果说教育是一条长河,那么每个教师就是一道激情奔放的支流。只有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旋律向前奔涌,整条河流才能荡起多彩的浪花。

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有一流的教学质量。胡校长深知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面向未来适应名师”的口号。为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教师队伍,他提出了“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的倡议。每学期初,全校教师都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活动。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师德不达标的教师被取消各项“先优模”的评选资格。

被损伤者,往往珍惜尊严;受压抑都,往往崇尚平等;饥饿者,往往渴望饮食。胡校长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历过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中国大变革。他常常要求教师珍惜眼前的环境,完善自己的品性。通过各项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全校教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全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杜绝了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有偿家教等不良行为,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

业务精湛而师德卑微的教师会害人;师德高尚而业务生疏的教师会误人。学校实施了“铸造师魂、陶冶师德、磨励师志、提高师识、培养师能、塑造师表”为主线的名师工程,评聘了一批业务精湛、德育高尚的名师。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学校领导班子努力突出重围,为现代化教育注入阳光、引入清泉,开辟绿洲,在教师中组织开展了“五项教学基本功”、“六项教育技能”训练,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青年教师有朝气,可塑性强,是学校的希望,学校想方设法培养青年教师成长,让他们与名师结对子,一帮一,师傅带徒弟。从听课、评课、帮扶效果,胡增长都亲自过问。他还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文化学习和业务培训,每年都选送一批骨干教师到省市参加培训,极力支持报考在职研究生。两年来,学校青年教师在各级比赛中捷报频传。

绿土肥沃,百草丰茂。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积淀,南昌十中已经形成一支力量十分雄厚的师资队伍,文理学科把关教师齐备,其中特级教师、南昌市首批名师、国家奥林匹克数学高级教练员、高级教师和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总数的40.33%。其中数学教研组是南昌市首批十大名科之一。他们的人生,在奉献中闪光。有的教师为了不影响教学,放弃婚假;有的教师将病历放在口袋里,“轻伤不下火线”;有的教师长期无私资助贫困学生、辅导学困生,不图任何回报;有的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毫无怨言……他们集体展示了南昌十中教师的新形象,展示了南昌市教育的新面貌,挑起了南昌市基础教育的大梁。

重管理  裁剪妙处非刀尺

像南昌十中这样的名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葆美名,永立不败,必须强化管理。

胡校长深知这个道理。他认为,真正能使一所名校长盛不衰的是制度。一个校长可以使学校兴旺一时,但只有先进的制度才是学校长久持续发展的保证。基于此,胡校长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完善了一套严格的操作性极强的学校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工作采取“定量打分,定性评语”的方式,教师的工作成绩与师德建设、班级管理教学质量、出勤情况等方面挂,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

公平和效益永远是一对矛盾体。过度公平、势必损害效益;过度讲效益,势必影响公平。学校领导班子立足“构建和谐教育”这一理念,寻找到最佳结合点。首先打破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重奖,变“枪打出头鸟”为“跟着出头鸟”;其次注重梯队建设,重视对新教师的帮扶和培养,重视对后勤人员的安抚和激励。让全体教职工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思想得到解放,心胸变得宽广,人气变得顺畅。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胡校长还注重以人为本,以诚待人,以信取人,积极营造一种宽松的工作氛围。从2003年7月执掌十中以来,胡校长一直都与学生、教职工保持零距离接触。他几乎天天都要到办公室去走访,尽量了解熟悉每一个教师的性格,区别对待,加强沟通;经常下到班级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指点评价,探讨交流;在工作安排上,做到用人所长,知人善任。虽然他有极强的亲和力,作风温和,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坚持原则,绝不含糊。他经常就在走廊上、操场旁“现场办公”,有时一句话一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充分显示了他的领导艺术。

胡校长常说:“干部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就像物理上讲的,重心放低,物体才稳。”学校本着“高层次决策,低重心运行”的原则开展工作,干部任免、主要财务的收支,重要工作的决策,由班子共同讨论、决定、执行,从不“暗箱操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校务公开,善于抓大放小,明责授权,做到分工明确,运转通畅。

学校工作好坏与否,师生最有发言权。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四个一百”活动中,对于其中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一项,南昌十中的师生绝大多数将自己神圣的一票投给了胡校长及班子其他成员。

科学规范的制度,以人为本的情感、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三者有机结合,为学校注入了全新动力,激发起全体师生的创造潜能和团队精神,在这个团结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在成就十中事业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但不是人人都能走向远方,总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止于半途。胡校长经常要求大家放下包袱,调节心情,轻装上阵。在学校前进的大方向上,他们果断出击,改革创新,矢志不渝要将十中做大做强。通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学校闯出自己的新路子,如与景泰继续联合办学,扩大十中的社会影响力;细化、优化少年班招生的多个环节,采取“拔尖、促优、扶困”的策略因材施教,使少年班迈入了全国超常教育协作组的行列;抓好校园建设,使学校被评为南昌市首批“绿色学校”……

百年名校,人才如笋,群星争辉。从1979年至今,南昌十中涌现出7位省市高考状元;2001年邓橙同学以704分成绩勇夺理科状元的桂冠;2002年高考升学率高达96%,其中录取名牌重点大学人数在全市首屈一指,2003年高考上线率为南昌市属学校第一名。少年班高考平均升学率为98%,重点大学录取率达到93%,成为学校最大亮点,而学科竞赛,是学校的另一大特色,学校8次夺得江西赛区团体冠军,在省市学科竞赛中21次名列第一,2500人次获国家、省市学科竞赛一等奖。

胡校长上任以来,学校实现了再度突破和发展,2004年获全国初中奥林匹克数学联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全国高中奥林匹克数学联赛南昌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江西省团体二等奖。2005年高考有8人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等全国著名重点大学,是全省保送生最多的省级重点中学……学校还获得了南昌市文明单位、南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临天下名楼,眺水天一色,远山如黛,而南昌十中更在辉煌处,屈赣江之滨,望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而南昌十中更在群帆首,浮名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精神和足迹,将深刻在人们的脑际……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上一篇:师徒结对 薪火相传

下一篇:暂无文章

胡增琪

省份: 地区:
学校:江西南昌十中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阳明路313号

电话:

邮箱:321452477@qq.com

胡增琪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江西南昌十中校长—胡增琪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