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汤俊文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改革成就高中教育——全国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现场研讨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4/3/19

1079次查看

汤俊文发布

课改很难,难在哪个学段?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100个教师,估计99个教师都会答——高中。

作为新课改最难啃的硬骨头,高中新课改从2004年甫一启动,就伴随着无数的争议和话题,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停止。对于很多高中学校而言,新课改更像是脑袋想想、口中说说的“理想画面”,不能成为一种行动和实践。

在很多高中校长看来,教育当然应该顺应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理想诉求,但现实中,很多人更选择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把众多考生赶进应试教育的胡同,而这个胡同里不但走不出大家,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甚至培养不出合格的人。前不久发生的“临川二中弑师案”,虽然是个案,但无疑告诉我们,高中教育必须改变,改变刻不容缓。

高中教育将改向何方?如何实现这种改变?面对种种困境,该从哪里突出重围?理想的高中是什么样的?

9月28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承办的全国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现场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的100多名高中校长,对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呼唤“绿色”高中

何为“绿色”?要先从“血色”说起。

“血色”,是追求升学率的一种“特定”方式,背后映衬的是无限延长教学时间和题海战术,无穷透支学生和教师的精力,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这种做法虽然备受争议,但在现实中却大行其道。从“北上广”等大城市到西部偏远山区,几乎所有的高中都在“血色”中挣扎不已,几乎所有的高中都长着同一张面孔,因高考升学率的变化而呈现出喜怒哀乐的表情。

就在这样沉重的教育大背景中,中国教师报于2012年成立了“中国绿色高中共同体”,旨在团结一批高中学校,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中“绿色”发展之路来。正如共同体宣言所呼吁的,让高中教育从“血色”走向“绿色”,让“绿色”重新定义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式,建立学生的绿色动力体系,营造绿色的教育环境,实现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和绿色升学。绿色高中,不是标新,而是回归。绿色,意味着生态、低碳、环保、生命,让教育真正回归常识,尊重常识。

在本次现场研讨会上,中国绿色高中共同体9个发起单位的负责人从思想理念到策略方法,从宏观环境到学校操作,从校长的责任使命到对体制的困惑纠结,进行了激烈的现场碰撞。

高中课改何以突围

“高中课改遇到困境,需要突围,但很多人还不知道‘围’在哪里。”山东兖州一中原校长杜金山对于改革现状的剖析清晰透彻。他认为,课改中有4层“围”:欲望之围、功利之围、文化之围、社会评价之围。所有的改革都需要一一突破这4层“围”构建的牢笼。这考量着每个人的责任与良知,既要奔着理想前行,又要想办法破解现实。

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校长张海晨提出了一个困惑,其他领域的改革总能与发展相联系,为什么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中阶段,一提改革,校长总是以害怕失败为由拒绝改革,为什么高中的改革不能与成功相联系?

答案很简单,还是因为高考的压力,所以校长们总不敢“轻举妄动”,对此杜金山认为,原因还在于校长们对教学的认识不清楚。在他看来,所谓“教学”就是有组织的交流活动。而高效有效交流有两个条件:交流主体之间要平等,交流双方信息要对称。而课改就是要让教学满足这两个条件。

杜金山认为,课改要围绕“交”字做文章。改革的本质是交还——把学习还给学生;改革的风险在交接——改革要坚持“生进师退”原则,很多学校改革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学生还没有学会学习,教师就开始大撒把了;改革的价值是深度交流,很多学校显然远远没有达到这一层次。

高中课改何以突围,还是落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课堂变了,高中教育教学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此,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刘基华认为,高中课堂必须能够挖掘出一定的学科深度,才能保证升学率,而绝非简单的高强度训练。他认为,高中学校要追求的课堂不应该是印证,而应该是体验;不应该是求证,而应该是探究;不应该是预设,更多的应该注重生成。

“归根结底,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个途径和方法,最终要走向教育——育人,从人性、人品、人格3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素养,让他们成为具有人文精神、人格独立、怀疑一切的合格公民。有了公民,人才才会产生,也一定会产生。”杜金山说。

追问高中教育的明天

在高中课改踌躇不前时,人们有必要回头重新追问,我们因何而出发,又将走向哪里。当目标明确而坚定时,改革才能坚韧前行,逐一破解困局。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毫无疑问,这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何为教育现代化?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副局长兼廊坊一中校长何志强认为,必须把教育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如果教育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那就是现代化。所谓现代化是动态的,其特征就是不断变化和探索,其目的是接近教育的本真——培养未来人。而培养未来人是通过未来课程实现的。

在他看来,现代教育植根于未来社会,未来社会的特征是高度信息化、集约化、民主法治化的。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末端,孩子即将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因此,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人格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高中课程要有4个特征:能够有国际化教育的背景;信息的集约化、公开化,“是什么”的问题一概不需要教师教,保持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充分民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索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中校长胡体树认为,现代高中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校长,而做一个现代校长就需要对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和担当,能够追随时代的脚步。“当前,更引起我们焦虑的是,不仅是校长,而是很多教育人缺少主体意识——校长要干什么,教师要干什么,学生要做什么,定位都不是很清晰。”胡体树说。

这一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中校长汤俊文深有感触:“学校是谁,学校的教育从哪里来,学校的发展到哪里去,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这是我们改革的逻辑起点。”

在他看来,改革就是要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干无益事,让教师不做无用功。“学校应向教师提供卓越的施教平台,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卓越的学习生活,学生应当追求卓越的发展。”

实践证明,改革不但没有影响这所百年老校的成绩,反而焕发出学校前所未有的生命力。“睡觉的没了,举手的多了,问好的多了,学校环境更美了,办学效益更好了,美誉度更高了”,尤其是最折磨高中校长的“升学率”问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中也迎刃而解。

“我们一直在思考,过往的改革和实践能够产生整体效益最大化吗?还有没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学生实现最大化发展了吗?还有没有哪种教育方式能使其更好地发展?正是在不断的探讨中,我们感觉到,一所学校的存在价值应当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卓越教育。”汤俊文说。而这也正是与会者达成的共识,只有改革才能让学校实现自我更新,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学生,成就教师,进而成就高中教育的卓越明天。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汤俊文

省份:内蒙古 地区:呼和浩特市
学校: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环河街33号

电话:04716361008

邮箱:66321465@qq.com

汤俊文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校长—汤俊文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