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首页| 访谈中心| 校长杂志| 校长论坛

返回首页

《人物》本期人物 | - 深度对话人物 分享成功故事

连虓:国际教育里也存在应试

专访:北京爱迪学校 连虓

在国际教育,在平时课程当中,老师也是授人以渔,多半是教人的技巧,激发孩子思维性的东西,而不是把知识强加于,灌输于他。还有一个问题,就像您刚才所说到的那个孩子拿了一摞卷子到您来,那也就是说国际学校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地讨厌做题呢,做卷子,这种应试的,是不是都会很讨厌这种形式?

连虓:国际教育里也存在应试

【时间】2013年07月25日

【嘉宾】北京爱迪学校连虓

【主持人】记者

专访北京爱迪学校校长连虓

国际教育里面的应试也是非常硬梆梆的
  【记者】:在国际教育,在平时课程当中,老师也是授人以渔,多半是教人的技巧,激发孩子思维性的东西,而不是把知识强加于,灌输于他。还有一个问题,就像您刚才所说到的那个孩子拿了一摞卷子到您来,那也就是说国际学校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地讨厌做题呢,做卷子,这种应试的,是不是都会很讨厌这种形式?
  【连虓】:不是的,国际教育不是不要应试的,社会上很多观点误导大家。第一个认为国际学校的学生管理很松,第二国际学校都是有钱人的,第三个他们整天不用做作业。不是的。国际教育里面的应试也是非常硬梆梆的,比如说托福[微博]考试,SAT考试,包括国际大学入学TEE考试,这种应试程度比我们一点都不差,但是考试的形式和考试的功能会有差异。比如说中国考[微博]试,一张试卷会决定你的命运,而西方的考试很严格,严格的程度比我们还严格,但是他没有那么强大的淘汰功能,学生的感受压力不一样的。第二,很多考试的形式会有差异,爱迪的学生不会像我们国内的高中和初中那样,做很多的计算的题,比如说我曾经拿到一道中国高中的题: (1+tan21°)(1+tan22°)(1+tan23°)(1+tan24°)=?,我曾经拿这道题跟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交流,都不会做。这种试题在我们国内是非常典型的应试的考试,西方不会这么考,而是会用计算器计算出来。他更强调于过程,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驾驭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在这种计算题上下很多工夫。所以强硬的应试东西方的教育体制中都有,但形式有所不同。说有些学生,完全地去厌恶做题,不好这么讲,他们的心态会有所不同。
  国际教育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
  【记者】:目前国内的国际学校是层出不穷,而且很多公办学校也逐渐开设了国际班和国际部,您怎样看待现在国际化教育日趋非常严重,而且特别愈演愈烈的现象呢?
  【连虓】:中国一直有一个传统的现象,就是一管就死,一放就滥。前段时间,教育部国际司到我们学校进行调研,他们邀请了北师大[微博]还有几个著名大学的搞教育的专家,包括国际司的官员到我们学校来调研。背景是什么?中央最高层已经接到民间对国际教育现象的反映,他们进行调研,到底现在中国国际教育处于什么状态,定位是什么,将来怎么去发展。我们也曾经写过很多文章,我曾经也谈过。中国教育好的一部分也是国际教育一部分,一定要注意,它不是完全割裂开的。搞国际教育是件好事,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他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是一种特色。应该让我们不同的学生,通过这个体制去享受国际教育的不同,真的让我们校园里有青年的快乐,所以要围绕这个核心去做,都应该去支持和推崇。如果把它当做圈钱的工具,如果当成另一种洋应试,这个坚决要制止,这个违背了我们搞国际教育的初衷。我们现在真的是很多学校把它自己变成国学校的招生机器,这个是有问题的。在我们发展过程中,一定还要去自律,这个行业的人要自律,要练内功,光靠监管是管不过来的。再配合监管,才能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所以我认为在目前来讲,不宜去全面开花,应该还是按照教育部刚开始实施的,你比如爱迪学校有一个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这个是由北京市教委签发的,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才颁证的。现在我知道很多学校都没有这张许可证,但是也在打擦边球式的搞国际各种活动。年初的国际教育展上,谈项目合作的比家长[微博]不少,现在回国的学生很多,动不动就拉个项目去谈合作了。我觉得还是应该严格控制,成熟一个,做一个。
  搞国际教育应有一个专业的团队
  【记者】:大家都知道学校严格控制,但是您认为这个严格控制,都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连虓】:首先团队,你搞国际教育的团队,他是不是有国际教育的经历、经验和对国际教育的理解,我们很多国内搞国内教育的专家,包括泰斗级的人物,但是他对搞国际教育确实不是很了解,他不是一个方式。特别是这些人应该有在从事和接受国际教育的经历,而且在他们做之前,应该有一个专有的部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强化,他们获得相应的资质和资格以后才能上岗。任何事情都要专业性,他们只具备国内的教师资格,但是做国际教育资格,他们没有那种资格。我在国外就是,你做什么就是做什么,你比如说你是学化学的,你搞科研就是科研,搞科研的人绝对不能做工程师,做工程师不能搞科研,他分工很清。我们国内将来专业化,起码教师的团队更加细化,你搞国际教育,应该有上岗资质,去培训,从团队开始。爱迪学校本身就有培训国际教教师资格的资质,可以帮助老师们取得相应的资格。
  再一个从学校的平台开始,我们讲国际教育最大的优势是给学生们搭建一个可以挥洒他们特长的平台,很多学校这个平台都没有,他怎么挥洒,他怎么去享受国际教育它的好的东西呢?这两个方面,应该去严格地监控。
  爱迪国际学校学生的特点
  【记者】:爱迪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
  【连虓】:从大的来讲,这个有点说得大了,我的理想真的是我能培养出一两个将来对中国的社会或者对某一个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现在我有些学生已经看到这种端倪了,他们今天到国外去读大学,才读大一,但是他们已经进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他们可以在美国的议会去斡旋,参加很多重要的经济论坛,并带领美国经济代表团同中国的高层接触,他们可以给美国人一些建议,让他们如何认知中国,并且对中美的文化,经济的交流已经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这些人他们将来会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人。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还不是,从小的方面讲,我最简单的想法,就是使我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的。今年年初的时候,中国举办了博鳌论坛,其中一个话题:好的教育给学生带来什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认为好的教育给学生带来他的生存能力,不是指的是说我能够去吃喝,照顾自己。不是的,是他们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体制中,都能够融入到他们的主流社会,能够很好地去发展自己,能够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如果是我们能做到这步,作为老师我就很满意了。
  这么多年过来我看到,当你赋予学生一定能力的时候,他会给你一种回报。前几天我跟工行一位高管聊天,他接收了美国UCLA,很牛的一所学校的学生到他那里实习。这个学生学习很优秀,但遗憾的是从中国的读书虫子变成国外的书呆子。老总给他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实习,但令人失望的是他不会问问题,总是盯着自己的电脑,不主动请教。第二不愿融入一个团队。我在前一段也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学生在海外的现状。当时这个老总马上跟了一句,一定不是你爱迪的学生,非常不像你爱迪的学生。爱迪的学生会主动介入,会分享,去求知,去交朋友。朋友交得多,适应环境,他就生存能力强,就自然有人帮你。很多学生他到了国外,只是呆在了课堂的一角,上班后只呆在公司的一角。老总说前一段我们中国发生很重要的6月20号发生的银行间的拆兑事件,这个学生茫然不知。包括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是谁,都不知道。他虽然上了世界名校,但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生存能力一定很差。因为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形势根本是你无法预测的,课本中也无法教给你。一位学生如果他在任何时候都学会了融入和交流,他的生存能力就强,他的发展一定会好。
  出国应拿到居住权
  【记者】:你建议每个学生出国之后,就留在了国外,就不回来了吗?
  【连虓】:这是我的个人建议。我曾经讲过一个个人的观点,纯属个人的观点,也是跟很多家长们私下交流。我认为真正学生走向国际化,他应该拿到国外的居住权,拿到国外的居住权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外国人,你还是中国人,反而你能更好地建设你的国家。再者我们从家长的角度,你投资这么大,花了上百万,到国外只是拿一个文凭回来了,从投入和产出是不值。我是度量我的学生,应该有一种志向,在更大的空间中,比如说澳大利亚,768万平方公里,才二千多万人口,为什么这块土地我们不能拥有,通过我的努力,我应该拥有它的居住权,在那边很好地发展我们自己,把那个国家更好的东西带给我们中国。这样才是完整的留学[微博]。您曾经也想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说成功的留学不等于留学的成功,就在这里。成功的留学只是说你很好地出国,有可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学业,但是我们的留学如果真停留在只拿一个洋文凭回来,这样就满足吗?我觉得还不是。应该有更多的收获,作为战略投资,应该有更多的收获,也包括身份的收获。
    【记者】:您指的更多收获主要是指国外的绿卡?
  【连虓】: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大家千万注意,拿绿卡了你还是个中国人。
  在国外的话语权越多,有更好的能力建设自己的国家
  【记者】:如果这个学生真的拿到居住权之后,可能在为另外一个国家做贡献,可能就不会再回来,这种情况您怎么看?
  【连虓】:从长远来看,我们既然谈到国际教育,这个地球会越来越小,大家互补互助的东西,共享的东西以后越来越多。我们今天谈的问题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问题。我们会从960万平方公里放射到全球的范围内,如何设计自己,打造自己。从长远来看,这种国籍的概念应该逐渐地为建设这个地球,如何满足人类的需求这个角度去考虑更多一些更好。反过来说,他们在国外的能力越强,你在国外的话语权越多,更有很好的能力去建设自己的国家,这个并不是矛盾的。这么多年看来,从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担心,这些学生出去以后,是不是将来成为一种海外的力量,是我们中国人才和财富的流失,现在看来,邓小平很伟大,这些人在国外已经成才了,结果以后,他们很好地回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中国这十年,特别是科技发展这么快,都是得益于这些人,他们很好地把一些经验,包括他们所学的东西,包括专业的东西,带回到我们中国来。只要中国的政策好,国家稳定,他们都会回来的,至于是哪个国家的绿卡不重要。
  【记者】:您的学生当中有没有回来的情况,或者有没有完全地就在国外,就不再回来,就踏踏实实地在国外生活一辈子的情况?
  【连虓】:什么情况都会有。但是我们从一个历史的长河去看这个问题,不是说这两年,这三年,从一个历史的长河去看这个问题,他对中国建设的贡献作用远远大于他流失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战略来看,他们应该是这么去做。从个体来讲他们比别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件好事。
  拿绿卡并不是崇洋媚外
  【记者】:如果这样的话,会不会咱们学校的学生在一开始就有这种想法,我一定要出国,我一定要去国外拿到绿卡,会不会就会产生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抵制,很不喜欢中国,有一种崇洋媚外的心理呢?
  【连虓】:这个是不是崇洋媚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冲击,跟他是不是出国留学[微博]拿绿卡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很多人到了国外以后,了解了国外的文化,更加地去尊重我们的文化。因为他有了对比以后,我们很多老祖宗还有很多好东西。但另一方面,我们有些东西需要去完善和进化,我们老祖宗很多东西在现在的中国也不完全适用。前一段我看新闻,是海南有一所学校他们专门培养中国的淑女,完全是用《道德经》的东西约束我们的学生,甚至从行、卧、坐、谈都要去模仿古代的《女儿经》上,我觉得这是消极的继承。因为这个时代本身在发展,人们需要的是更阳光,更主动的精神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毛泽东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结合就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想法,应该是共享。我曾经提出国际教育是共享文化之下的共建,所以对它的继承应该是扬弃的,应该是发展的。
  国际学校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记者】: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国际学校的校长,他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
  【连虓】:首先我觉得说最最最基本的,他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不是一个职业。
  【记者】:也就是教育情怀。
  【连虓】:你说得非常对,他必须热爱孩子,喜欢孩子。你比如说我吧,我这个人一见到孩子以后,天生地喜欢他,不管多么淘气地孩子,甚至他有的时候很叛逆,我都很喜欢他们。这样的话你跟他们的交流,自然就很近。因为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无论他是很优秀还是很个性,出现一些问题,都是正常现象,老师都应该有一种正常的心态去理解他们,去跟他们交流。如果老师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说学生淘气了,或者严重地违规了,他没有对学生一个真正理解和爱的话,他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就会彼此伤害。作为老师什么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当一个学生不出成绩的时候,我是老师知道,因为培养一个学生,很难很难,绝对不是我们说几句话那么容易,真的是很难,要花费各种心思,用各种办法去培养一个人,什么动力去推动他。如果是钱,是一个动力,但是不是永恒的,他的原动力一定是他对这个事业,对孩子的喜爱,这是最重要的。
  以教育为前提商业化
  【记者】:首先是一个教育家,其次才能说到商业方面。
  【连虓】:你说得非常对。我们不反对商业的东西,但是两者如果出现矛盾的时候,你的商业一定要给教育让路,如果能公平地双赢,我觉得更好。但我也不完全说赞同另一种观点,把教育当成盈利的工具。绝不能因为商业利益,废掉了教育核心的东西。
  【记者】:教育为前提去做商业。
  【连虓】:当然投资教育也应该合理盈利,如果一个人长期做赔本买卖,还有人去热衷做这个事业吗?那就回到我们当年文革时期的大锅饭了,那又是一种错误,所以教育和盈利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这个人要热爱教育,你刚才说一种情怀,再一个他是能够自律的人,像我们刚才提到。我们最近可能也看到了很多新闻上的披露,国外国内都有,很多搞教育的人违背了伦理的这些事,这些人他们应该被严格地审核或者清除到教师队伍之外去,他们要遵纪守法,能够自律的。
  爱迪挑选老师的标准
  【记者】:咱们学校在老师这方面是如何审核的?
  【连虓】:我刚才提到了专业性,任何事情有专业性,有专业性就有标准。我觉得很多学校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他没有一个标准,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把关这件事。爱迪学校,首先他有学术和质量委员会,他从学术角度对这个教师要进行考核。另外我们有人事部门,从道德各方面对他考核。另外这些老师的从教资格,可以去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审核,他学位和工作经历的审核。
  【记者】:这些都是硬件的。
  【连虓】:软件的东西,凡应聘的老师必须在我们学校最基础的部门进行过度性的训练和考验。在他上讲台之前,先要在行政部门或学生服务部门要进行孵化。比如我这个部门,我们是从最原始的接待家长[微博],接待学生,给学生做各种设计,回答疑难问题开始工作。他在我这个部门做很长时间的适应性工作,看他能不能对学生去付出,你还没有上讲台之前,能不能给学生一种关爱,一种帮助,如果这个做不到,我不相信你在讲台上可以。从体制上来讲,从专业性上来讲,和最后对他的实践考验、实操考核来讲,要层层去把关。
  【记者】:非常感谢连校长为大家呈现出非常精彩的访谈,那下一期再见,各位网友!
  【连虓】:谢谢大家!

分享到:

姓名:连虓

所属学校:北京爱迪学校

其它校长

校长:许逢春

所属学校:浙江省海宁市南苑中学

简介:许逢春,1981年9月师范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1985年入…[详细]

校长:裘志坚

所属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

简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实验中学校长,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详细]

校长:荣俊利

所属学校:北京大兴第一中学

简介:荣俊利,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详细]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网站地图 | 会员注册 | 找回密码 | 意见反馈 | RSS订阅 | 联系我们
京ICP备180067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