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品牌创建 学校发展 管理理念 制度创新 文化积淀

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作者:彭银翔 内蒙古奋斗中学1016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4/5/14
分享到: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优秀的校长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管理学校,引领学校高水平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2004 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特点,基于“抓住机遇,适度超前发展”的指示思想,明确提出了奋斗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学生为本、教师强校、科研兴校、品牌立校”。“学生为本”强调办学的宗旨,“教师强校、科研兴校”,突出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工作重心;“品牌立校”,强调学校发展的目标及方向,以及挑战未来的生存能力。这个理念具有崭新的时代含义,通过这个理念的确立,为学校的发展树立了“根”。

一、适度超前是前提

奋斗中学地处杭锦后旗陕坝镇,地域偏僻,无区位优势;地方经济相对落后,无经济与人才优势;生源范围小,无生源优势。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明确提出了“抓住机遇,适度超前发展”的指导思想。超前的要素包括:①环境建设适度超前;②教学设施适度超前;③教学科研适度超前;④教师培训适度超前;⑤教师待遇适度超前。总之,适度超前意味着奋斗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享受到同北京、上海等其他大城市的老师与学生相同的教学资源,实现相同的人生价值。唯其如此,我们的教师队伍才会稳定,工作才会积极,在局部范围内形成“孔雀”西北飞的小局面。适度超前,高的起点,让我校得到了大发展。目前,学校占地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了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增加了7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生均4平方米;活动场地达到10万平方米,生均14平方米。新建的主要教学设施有:学生公寓楼、图书艺术楼、科技综合楼、餐饮综合楼、4万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的大型塑胶体育场,固定资产达到 1.2 亿元,净增加了7200万元(按当时物价计算)。同时加大了对现代教育设施的投资力度,现代教育设施的价值由原来的7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500万元。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都达到了全区一流的水平。于此同时,我们更注重了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训优先的原则。以适度超前的思想为指导,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大发展,并为奋斗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带来了大效应。

二、制度创新是关键

制度建设和创新上,我们遵循了整合、规范、创新的原则。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详尽的整合,并加以规范完善,让其合乎校情,跟上时代。总之,我们创新制度是在遵循传统上的创新。比如我们引入ISO9001教育体系认证,引入的灵魂是理念,是持续改进的方法,是不断完善的思想精髓,决不是凭空引来一套制度来管理我校。在制度创新上,我校近几年“走”了三招棋,达到了规范管理、激活机制、充满生机的治校之目的。

1 、引入了ISO9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我校在2004年经过反复、多方考察论证,引入了ISO9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使奋中成为自治区高中首家取得ISO9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实际相结合,构建了独具奋中特色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体系形成以来,学校发生了四大变化:一是办学的标尺由过去一味追求升学率逐步转变为追求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二是建立学校、部门、教师、学生四级质量目标。三是建立健全质量监测制度,实行目标化管理,对学校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四是升格年级组为年级部,由年级部主任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选聘,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行直接的指导和考核,实行重心下移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体系的引入,从操作层面上为“学生为本、教师强校”的办学理念作了强有力的支撑。 

2 、激活用人机制。2005年学校推行了全方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从副校长、环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行政人员的层层竞聘,逐级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教师任用由年级部挑选。这一系列的改革把竞聘机制引入了领导干部和教师的任用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3 、激励和提高共用的原则。我校实施教师“末位提高制”,同时又实行“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奖励制。前者用以警示教师,促使其奋发向上,三年来,共有18位教师或外出学习或转岗或减课提高;后者用以奖励优秀教师。我校共评出21名骨干教师,给予每月500元的补贴,并予以每年1000元的教研支助。我校有13位教坛新秀,是青年教师发展的导引。“末位提高制”和“骨干教师评选制”极大地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激情。 

在实施制度管理的基础上,我校很注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人文关怀这个软管理中,我觉得关爱教师是前提。“没有大爱就没有教育”,我理解为,这大爱:一是指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二是指校长对教师的由衷关爱。在关爱教师的同时,作为校长还要尊重教师,学会倾听教师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集思广益。几年来,每逢大的规划、决策,我都征求全校教师的意见建议,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形成一种热爱“奋中”的“小气候”。在关爱、尊重教师的同时,我们更关注教师的发展,把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纳入同步。可以这样说,作为校长的我,甘为人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好路。我校16字理念中,“教师强校”“科研兴校”,决不是一句空话。此外,作为一校之长,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师,影响学校。 

三、专业发展是根本

作为一校之长,抓学校发展的根本是抓教师发展,抓教师发展的根本是抓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学校教师专业得以发展,学校便有了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具体举措是: 

1、建立合理的教学研究机制。学校制定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听评课制。成立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班级教学中成立目标质量协作体,整体推动教学深入开展。

2、注重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构建。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我校招聘教师注意了从不同地域、不同院校招聘教师,运行几年下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注意构建学习型校园。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近年来每年外派教师学习不少于教师总人数的1/4,每年聘请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每年在校内举办市、区级的教学比赛或公开课,为教师专业学习搭建平台。学校备有教学专用车,方便外出学习。常开通的网站有五家,临时开通的网站有三、四家,供教师们学习。这些举措,极大地开阔了教师视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于此同时,还建立了考评机制,督促教师读书学习。 

4、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教师强校”“教研兴校”理念实施的关键,是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我校的教研遵循着实践、反思、学习的思路,持久扎深地开展着。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年写反思不少5篇,鼓励教师读书,提倡教师撰写论文,开展校内论文评选,并对获奖或发表的论文予以表彰奖励。我校教师每年平均发表论文在100篇以上。2005年以来,我们共结集出版了四部教师论文集。学校编订2本《奋斗中学教师教学反思录》。学校还鼓励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申报、结题的国家级、自治区级课题11项,市级课题17项。为开展课题研究,学校为课题组增拨了课题研究费。我校还有30多位教师准备开设选修课,目前已开了12门选修课。 

5、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教科研的阵地是课堂,研究的对象是课堂教学。千教万教,课堂教学最是显硬功之地。学校教研的方针是以“以教研促动课堂教学的提高,以课堂教学升华教研水平”。学校从各种途径提升课堂质量。如领导听课制;教研组循环听课制;集体备课制等,每学年都进行各类课堂比赛。今年,我校又制定课堂教学常规和各学科教学评价标准,以此带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师”“生”互动的教学,课堂上有“情”有“智”。 

6、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2007年,我校全面启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专业化发展既有鼓励性的引导,又有强制性的督导;既全面,又个性地让教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引领教师实现自己的目标,体验成功的快乐感。 

四、文化积淀是动力

学校建设中,文化和传统最能体现学校的软实力。制度是约束人的,而文化是熏陶人的。文化“化”人的积极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动着学校的发展,关乎着学校的命运和未来,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 

建设浓郁的学校文化,有利于提高师生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具有塑造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强化了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的建设,及时反映校园生活,以高雅的文化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开办了教师学术讲座和校本课程,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设立了主题鲜明的奋中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班主任节,全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向社会展示名校风采。学校构建了奋斗中学两个重要窗口和信息平台:一是恢复了《奋斗》校报;二是建立了奋斗中学网站。 

2007年奋斗中学迎来了建校65华诞。我校把65周年校庆主题定位于“文化校庆、学术校庆”,开展了深入挖掘、丰富奋斗中学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学术氛围的一系列活动:产生了奋中新的校徽、校歌、校旗;确立了“强学、修德、健体、创新、奋斗”的奋中校训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校园塑了傅作义先生全身像、孔子、鲁迅全身像,建成了文化长廊、文化壁廊、生物化石展厅等奋斗中学校园文化的几个标志性项目工程;聘请了专业公司规划设计并建成自治区高中学校中最好的天文馆。校园经过进一步的文化建设,现在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尊造型、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奋中特有的文化气息。可以说,奋中的校园就是文化的乐园。优良的学校文化,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 

下一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在深层次的层面上仍要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 

1 、编集《校园文化读书》,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2 、结合自治区示范学校的示范点——学校文化建设带动全校的文化建设工作。 

3 、编撰校史,挖掘学校传统,在学校传统研究上着力,多层面地汲取优秀文化基因。 

五、品牌创建是终极

奋斗中学“学生为本、教师强校、教研兴校、品牌立校”的16字教学理念中,最后的落点是“品牌立校”。意味着学校最终的办学如何,关键是你树立起奋斗中学这个品牌没有。或者说,这个品牌的价值如何。认真思索,品牌实际上就是学校品质、价值、内涵的外在反映,是学校的价值取向。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物”有所值,内在的“品质”和外现的“品牌”表里如一,也就是说越来越高的教学质量和越来越高的办学荣誉名实相符。如何打造品牌学校,我深切的体会是内涵式发展是关键,创建特色学校是目标。

1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2008年初,我校拟定了《2008—2010年奋斗中学内涵式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我校今后的发展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规划的核心是以管理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全面打造奋斗中学这块品牌,把奋斗中学办成西部名校。 

2 、创建特色学校。一个品牌学校,需要多方位因素支撑,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质的教育环境及资源、优秀的教师队伍、全新的育人模式等,另外特别值得的一提的是办学特色。因为品牌这个内涵,说穿了就是二个字,即“精”和“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奋斗中学各项工作,就是在蓝图、方向既定的情况下把教育教学工作做精细,并且部分工作做出特色。目前,在音体美特色教育得到重视的基础上,我们正在开发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逐渐形成特色,逐渐向特色学校迈进。 

以上五点,适度超前、制度创新、专业发展、文化积淀、品牌创建,是我近几年内践行“学生为本、教师强校、科开兴校、品牌立校”的办学理念思考和探索、并付之实践的课题,并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引领学校走上了大发展之路的作用。近年来,奋斗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美誉不断提高,与这些探索是密不可分的。真可谓:高起点,新理念,带动学校的大发展,赢得了办学的大效应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