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兴教当以百年计 育人当为百年谋
校长论文

兴教当以百年计 育人当为百年谋

作者:唐江澎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1374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3/12/17
分享到:

校长简介: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作为一所百年历史名校的校长,一定要心存敬畏,静下心来,捧起卷帙,努力成为学校历史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中去触摸历史、感悟历史,慢慢地接近历史的高度。我想,一个校长对本校教育历史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教育精神成长史、办学思想凝炼史,读悟百年,当你对缅邈的历史了然于心时,办学思想自然呼之欲出。

  百年历史是丰厚的财富,也是极好的教育研究视角。透过百年去阅读教育,应该更容易穿透教育的本质,应该更容易明确什么是百年的坚守。

  把“人的成全”作为教育的至上追求

  何为教育?教育应有怎样的追求?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这是任何一个教育人都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表明了最基本的教育主张与观点,也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走向。

  在我校历史上的匡村中学时期,学校的创办者匡仲谋就立下“养成健全人格、发扬个人才能”的训育主旨,明确了教育的目标所向——“人的成全”。其后,据《匡氏文存》刊载,他又进一步明确,“升入高中时,则以自由研究,发展个性,培育实用人才为主旨”;进而以主旨统摄,以原则、标准、方法列目,建构了富有个性的指向于“人的成全”的教育哲学体系。

  对话历史,让我尤为感佩的是匡村学校颁订的 “十大训育标准”:“锻炼健康强壮之体魄,陶冶言行一致之美德,涵养至公廉洁之节操,激发舍身为国之精神,鼓励服从团体之主张,训练谦恭温和之体貌,养成灵敏精密之头脑,练习增加生产之技能,培养节俭耐苦之习惯,增进活泼愉快之态度。”“训育标准”从身心与道德、操守与价值、精神与气质、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生活习惯与人生态度等方面细化了学校的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使“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的主旨呈现出更为明晰的展开式,也使匡村中学教育对“人”的刻画更为立体而丰满,套用今天的话语方式来描述,就是“成全”和谐而全面发展的人。

  许多时候,我面对“十大训育标准”殚思极虑,开始了与匡校主的遥远对话,也开始了我对教育的深远追问,最后终能有所感悟,而这一个个感悟又一次次澄清了我的教育迷惘,给我以坚守的信念,就有了从“教育成全人”这一本质上对体育的坚守:学校体育是为了成全生命的旺盛,应置于教育的首位。其基本指向不是为了挑战“更高、更强、更快”的生命极限,也不是为了锦标桂冠的荣耀,而是为了增强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健身习惯,从而承担起终身照料自我生命的责任,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不能以妨害人的生命健康为前提和代价。因此,高中体育课程的名称和主要教育内容就应该是 “体育和健康”,而不只是体育。我校教学采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基于健身兴趣自主选择的专项选修,而不是技能模块的必修,活跃于校园的运动组织是“体育俱乐部”,而不再是“体训队”,选修专项的孩子们出去比赛拿了名次让人高兴,但我更高兴的是,孩子们喜欢玩儿也更会玩儿。倍感欣喜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每年从高校新生中抽测的体能状况,我校毕业的学生总是位居前列。

  现在,我们不仅把“十大训育标准”镌刻于墙,要求师生铭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要切切实实地将我们坚守的教育哲学躬行践履,落实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

  让课程载体指向“人的成全”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基本载体,没有与教育哲学相应的课程,所有的教育主张都只是一种宣示,而无法成为教育的坚守。同时,课程开发的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匡村中学时代的课程水平让我震撼、艳羡不已,理科选用了国际一流水准的原版教材,教学过程实现了浸没式英语教学,水平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人才,校友是学校教育的名片,也是判断一所学校教育影响力的重要依据,我校的那些院士、名家,大多从匡村中学时代走出,其显赫的成就不能不归因于那个时代课程的滋养。

  探究匡村时代的课程,最主要的方向应是探索归纳课程的设计思想。有什么样的课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怎样设计与规划学校的课程。由此获得的智慧、经验与技术,可以指向课程领导力与课程开发水平的提升,也可以指向实现教育哲学途径的探寻,更可能使“成全人”的教育坚守变为现实。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长达15年的时间内,我们在借鉴历史和国际经验中,逐步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的路径,并逐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操作规范与管理举措,这些经验也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明晰学校教育哲学,确立规划校本课程的指导理念;第二,评估学生课程需求,把握规划校本课程的前提依据;第三,把握地方课程期待,关注规划校本课程的现实背景;第四,立足客观条件,不断优化校本课程的支持系统。

  在此基础上,我们完成了新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明确了新的课程目标:学会交往,提升团队领导素养;体验探究,增强创新精神;尝试选择,开展生涯规划;热爱生活,发展健康的闲暇爱好;认同自我,具有坚毅的心理品质,建构了包括限选类 (创业设计、团队领导、合唱、演说、形体、国学基础等6门课程,限选3个学分)、任选类(心理教育、生活技能、特长爱好、科技前沿、社会纵横、大学先修课程等6类课程,任选至少3个学分)的新课程框架,并据此制订《省锡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通过课程载体实现 “成全人”的教育追求,在当前普通高中实施的三级架构课程体系内,我们的选择是“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整体建设、功能互补,最大限度实现教育目标。对国家课程,以“忠诚”为基本取向,致力于提高课程有效实施的水平。这些年来,我主持开展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研究”“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常态化实施研究”等项目,都围绕这一指向展开,力求把体现着国家意志的对“人”的发展的目标要求,忠实而有效地体现于我们的课程之中。

  走向“为了成长”的评价

  记不清是在哪一个夜晚,我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上,一个布衣少年伫立其中,表情腼腆而自信,照片的上方有一行小字“一年以上不缺课者”。相比而言,如今,我们的镜头里的主角都是考入名校的学生,或者是揽金夺银的高手。事实上,校长把镜头对准什么样的学生,他的教育追求便聚焦在那里了。教育原本就是如此精细,需要我们用心将每一个教育细节都指向于人的生命成长。多一种标准,就多一个人才;多一点激励,就多一份希望。

  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变革开学典礼,要铺上红地毯、搭起领奖台,让每一个获奖的孩子走上去接受庄严而隆重的表彰,这绝非心血来潮的刻意求新,而是承继百年文化精神的具体行动。

  一方面盛典表彰,力求评价形式庄严化。教育内容总要以教育形式为附丽,形式的随意必然导致教育效果的减损。在开学典礼上,我们为学生铺上红地毯,搭起领奖台;我们请出学校优秀教师、职工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家长代表,身着正装,胸佩红花,担任颁奖嘉宾;我们邀请地方教育行政领导和学生家长观礼;我们为每一位获奖学生精心准备精美而寓意深刻的奖杯、奖品,在奖杯上镌刻激励的话语……“红地毯”“领奖台”已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教育风景,体现着我们对教育与评价的理解与追求。

  另一方面丰富内容,追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样化。每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独特,每个人的生命发展是如此不同,生动的生命状况不可能仅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单一的评价标准,只会遏制个性的活泼生长,使缤纷的生命色彩变得单调。除了品行优秀、学业突出的学生外,更多的获奖者得到的是“乐于助人奖”“善于合作奖”“关心集体奖”“特长爱好奖”等等。作为校长,我能够做的就是把红地毯铺得更长,把领奖台搭得更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走上红地毯,去体验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学校更多的教育评价行为发生在课堂与教学的过程中,评价的范式应该从“对于成长”的评价,转向“为了成长”的评价,从单一的对发展状况的认证、评定转向多方位获取、诊断发展的证据与信息,从而服务、促进人的成长。近年来,我校致力于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评价行为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首先,使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各个学科都系统进行了从课程标准分解教学目标、确立评价标准的研究,使评价的目标、内容和判定评价结果的标准都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其次,使评价的目的指向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再是简单地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比较,而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从而调整教学或者向学生反馈信息,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导向的、反思性的、独立的学习。第三,使评价方式更为多样。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内容,选择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一些教育专业评价术语也成了教师们交流时的话语。教师如果能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将评价指向于“促进学习”“为了发展”,这种激励的力量将更为有效。

  用学校文化精神濡染人、“成全人”

  以前到过省锡中的人,总会对匡园旧舍赞叹不已。那是一个太有书卷气息、教育味道的院落,省锡中所有的沧桑都刻在那里,一所百年老校的底蕴全厚积在那里。2005年,学校易地新建,校园敞阔、大气、漂亮,硬件水平堪称一流。但是,新校园看不出一丝百年老校的影子,人们不免担心:当一切都变得崭新,校园是否会因此而失去历史的记忆?远离故园,学校的文化血脉是否会因此而阻断?易地新建,百年文化的厚重是否会因此而浅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校长的接力棒传到我的手中。面对一个全新的校园,我在思索,如何才能传承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让新的校园同样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最初的思路是沿着物态文化的层面展开,计划仿造几处匡园的建筑,让人们从具体可感的物态上触摸历史文化。这一思路很快被否定,因为物态毕竟处在文化结构的浅层,最多可以营造一种环境氛围,文化的传承是深层次的精神继承,应该向典章文化,向课程文化,向行为文化,向精神文化层面掘进。

  幸运的是,前人留下了数百万字的历史文献,校友捐赠了一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但是,这样的文化遗存,如果闭锁于偶尔打开的校史馆中,邈远的教育故事又怎能给今人以生动的启发,文化的传承又依凭什么样的载体来实现呢?苦苦思索中,一个全新的想法闪现了:打开百年的历史,在新校园、在师生活动集中的区域,利用廊道的墙壁,办一个敞开式的校史博物馆,让师生日日行走在百年的文化场中,让历史的传承有现实的依托,让文化精神的濡染成为教育的常态。

  当然,学校文化精神不会如此轻易传承,等待我们的将是漫长岁月中的化育、熏陶与濡染,但基本指向应是“核心价值”的坚守、“学校精神”的锤炼和“发展愿景”的感召。这里,谈谈文化核心与发展愿景。一、坚守“核心价值”,濡染学生的中国品格。坚守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根本意义在于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价值,用蕴涵于文化经典之内的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滋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濡染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样的坚守,要求我们把教育内容扩展到国学领域,形成国学特色课程。我们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读读《论语》《孟子》,念念《大学》《中庸》,让学生系统接受中华文化根源性典籍的熏染。二、展望愿景,用民主的土壤成全人。无论怎样,教育者的眼里都应该写满“人”字。但是,要真正成长“人性”,还需要成长人的土壤,而适合人成长的最肥沃的土壤,莫过于教育民主。因此,为着人的成全,我们规划了这样的愿景:走向教育民主,建设民主的、学习型的现代学校。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但如果不能从对明天的眺望中来坚守今天,那么,失在今天也必将误了明天。

  10余年来,我在对话百年中悟思教育,因为百年而有了教育的坚守。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