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下的教育四问
十八大精神,中国梦 ,教育系统 ,教育模式 ,杭州教育, 潘旭华现象, 满意的教育, 人民需要的教育,

“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下的教育四问

作者:何东涛 杭州市源清中学1290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6/6/27
分享到:

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中,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认真梳理出落后错误的思想或违反常识的教育行为,端正教育理念,明确目标,以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加快杭州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这些年,我校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己任,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谋篇划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平日里在教育实践过程面对具体问题颇有些困惑和无奈,剖析个中缘由感触很深。

有四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一、教育是靠教出来的吗? 

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大生产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劳动者,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的私塾式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标准化生产的方式成为教育的主流。这种教育必然压抑个性。毋庸置疑学校教育的作用与科学知识的价值,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与理念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联想到最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国作家莫言的教育背景,个中意味,的确引人深思。 
       

2013年1月8日《浙江日报》报道浙江武义“潘旭华现象”,其后这个人物引发的关注、讨论持续发酵,让传统学校教育尴尬和窘迫。1981年中专毕业,到工厂里当工人,而后下岗自己办企业;2003年潘旭华开始研究数控的高科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位“三无人员”(无学历、无职称、无课题研究经历)拿到国家863计划项目,这是国家旨在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而设立。一位同行专家解释个中原委,“正因为他是一个中专生,且长期工作生活于浙中山区的偏远小镇,‘孤陋寡闻’,才使他几乎没有任何思维的束缚,以全新的思路,创造出他人很难想象的成果”。虽然此言略显武断,但也不无道理: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校教育训练,使得潘旭华的创造天赋得以保存下来,而没有了“系统知识”桎梏,使得潘旭华的思维得以天马横空。 
       

真正的实力是怎样培养的?我们总认为教育是先教后学,先打基础再创造,系统学习才能形成完整知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工作不应把教的本领变得越来越强,我们教得越起劲,结果可能越糟糕!其实,很多知识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耳濡目染获得的,有专家认为50%或更多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基于此,我们应该实现“从课堂到学堂”是转变,真正地把学当作课堂的中心,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 
       

二、教育是可以设计的吗?

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都太喜欢设计。因为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认为可以为学生设定完美的成长攻略,做什么练习题,发展什么特长,读什么学校,进入什么专业领域,攻城略地,直达梦想彼岸。说到设计,一定是自上而下,外来的或者舶来货。这些是学生需要的吗?是学生喜欢的吗?也可能我们恰好选择了孩子最适合的路径,但因为不是他自己选择的,没有试错过程,他怎么会判断对错呢?那我们也就不该责备他们的不配合,而没有达到我们设计目标了。 
       

况且,知识时代经济(以信息为推动力的、全球网络化的经济)使世界天天在发生变化,对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如今要想成功,需要学什么东西?我们应当怎样去学习这些东西?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确切答案。当前,我们在帮助学生为从事尚未出现的工作做好准备,为运用迄今尚未问世的技术做准备,以便他们能解决那些我们现在甚至还不知道是问题的问题。用昨天的知识,今天的教育,面对未知的未来,这是对我们设计的教育蓝图的最大挑战。孩子未来究竟该有怎么的成长轨迹、成才方式,是我们未知的。 
       

有专家测算,今天在校读书的学生在18岁到42岁期间,有望拥有11种以上不同的工作。虽然目前我们尚不确定在42岁之后工作岗位有望发生多大变化,但随着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人在一生中从事的工作总数很可能轻易达到这一数字的两倍,即22种甚至更多!任何人只要具备专业知识,拥有手机、微机和网络连接能力,都能在世界任何地方从事知识劳动(在接下来几十年多数人需要的那种劳动)。 
       

教育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去应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挑战。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劳动者,有赖于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不论是必修学科教材、自主研发选修科目,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或是社团志愿者活动,等等,都仅仅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载体。基于以上对未来职业领域的描述,笔者以为教育仅能做顶层指南:快速获取并应用新知识的能力,运用关键技能(如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水准和工作道德、在不同团队中协作能力、技术应用和革新能力,领导才能和项目管理能力)完成工作的本领。 
       

三、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换一个角度思考,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事实上,我们会悲观地看到家长最关切——孩子是否读名校,排名是否前列。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多少名?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才会进一步关心学校教育其他方面的努力。孩子们也关心排名,考什么学什么,最好是即轻松又名列前茅。教育的结果被等同于排队游戏。 
       

讲到排队的无奈,我们可能会从1991年万圣节发生在美国依阿华大学的悲剧得到启发。噩梦般的一天: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该校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同胞山林华,饮弹自尽,6死一伤。此事震惊中美两国。 
       

卢刚一直排在队伍的最前列:他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李政道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成长过程一帆风顺。但他毕业时未能获得最佳博士论文奖,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他在遗书中历诉自己所遭受的种种冤屈以及他与几位受害人的纠葛积怨,他认为自己因为校园政治而遭遇不公,投诉无果,致使梦想破灭,最终走上暴力之路酿成悲惨血案。校方简单强调为:一名中国学生因获奖未果而杀人!华文报刊几乎众口一辞,对卢刚其人痛加鞭笞。受害者安·柯莱瑞博士家属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成立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寻找历史真相,客观地看待这个事件,既反映了人们如何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的问题,也触及到中美文化之间差异和缺乏相互理解的现实。卢刚那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又何尝不能在某些敏感的国人身上找到影子? 
       

殊不知,当下我们教育面对的诸多困惑也是基于以上缘由产生的。
回想二十多年前班级里的学生中,少有美女帅哥官富二代的炫耀。那时人们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在一个专业人才奇缺的年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一个人人认为自己有权利去追梦的年代。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比那时富裕多了,但分配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导致极端事件、群体抗议频发,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全社会出现集体性情绪不安定,甚至恐慌。 
       

绝不能让青年成了屌丝。那些没有更多的背景的年轻人从事着苦与累的工作,拿着并不丰厚甚至是微薄的报酬,在繁华的城市里勉强分得一杯羹。如果不重视底层青年的诉求,社会阶层的流动出现了问题,国家就会动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不仅要福利的拓展,也要公平的过程。教育是首当其冲的民生工程。如何让穷孩子们能完成学业?如何让孩子们学到对未来就业有用的东西?回想几年来对初中保送生问题的认识,从一开始担心成绩处于后段且来自薄弱学校的孩子因自卑而产生心理问题,到后来思量如何把所有孩子们的上升通道拓宽更开朗些,免得我们的社会患上心理疾病。 
       

杭州教育这些年奋发有为,让教育这个公共软福利不仅惠及杭州老百姓,也让更多向往子女“上好学”的人为此来杭创业、务工。杭城里几乎所有的学校火爆异常,虽然也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产生一些纠纷,但从更广阔的时空范围来看此事,“学在杭州”的后面肯定是“爱在杭州”、“工作生活在杭州”,实现梦想在杭州。当然,理想丰满,物资丰富,现实却骨感,实现梦想的路途相当地遥远。 
       

杭城教育工作者要在喧嚣中,有闲庭信步的淡定,坐看云卷云舒的从容。 
       

四、满意的教育是怎样的? 
       

真实的教育远远不是教科书上写的教育学,科学可以总结概括出规律写进教科书,科学实验可以千百次的重复,但教育不行。我们要从个性化的角度理解教育,认识教育。梅兰芳就是梅兰芳,李玉刚是现代梅兰芳,他只是李玉刚。什么是孩子成长中值得追求的?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弟子三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终极发展目标。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真正完美的全人是没有的,历代伟人也有瑕疵。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满意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德智体美劳面面俱优的人,是个性丰满精神充实的健康人。人的全面发展是生命全程的发展,每个阶段的发展要有利于终身的发展,各阶段的发展成果需用一生来衡量和判断。人的全面发展是多层次的,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时期发展是不同,不同个体在同一年龄时期的发展是不同的。先天的、后天的,内在的、外在的诸多因素形成人的个性结构的丰富性,因此也决定了成才道路的多样性多方向。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就是满意的教育。人民对教育的“巨大预期”,是投资教育希望获得的丰厚回报。回报抽象为:展现个人才能,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履行公民责任,弘扬传统和价值。随着放大器、存贮器和传感器对我们的思考和交流范围给予极大延伸,数字设备和互联网成了当今形成能力、展示天赋的强力工具。这些工具变得人人可用,填平了信息丰富者和匮乏者之间的鸿沟,使学习者都有更多机会去展示自身的潜能。如此一来,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能利用自己的专才和禀赋,为所在团队乃至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福祉作贡献。作为世界上第一位竞选和上任都在网上进行的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已经证明:技术可以成为一种强力工具,使公民能够亲身参与现时代的政治事务以及变革过程。从许多方面讲,我们才刚刚开始懂得如何利用在线社交技术的巨大力量,通过合作方式解决问题、参与政治活动和构建社会。学会管理数字动力工具,并通过必备的批判性思考和信息识别能力来使所有这些信息为我们服务,显然是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世界扁平化使我们具有文化多样性,给我们的社会增添了活力和新鲜血液,但不同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之间的差异,仍然是导致世界形势紧张的一个恼人的根源,未来人需要学会宽容和同情地对待他人的个性和价值观,维护社会和谐的任务日益艰巨。但是,构建更丰富多彩、更有创造力、更富有活力的社会的机遇也前所未有地增多。 
       

知识时代已经永远颠覆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和价值平衡,转变学习观念,终身学习成为一条公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受后人高山仰止,他用爱心哺育教育事业,一生渗透着对教育的热忱。教育是职业,强调教师专业化成长,但仅此肯定不行。否则为什么现在搞绩效工资,又回到大锅饭时代,其原因是如果把教育当成职业,多干也拿不了多少钱,少干生活也差不了多少,就懈怠了。教育更是事业,是施展才华,实现理想,追寻梦想的一个舞台,事业是必须要奉献和倾注大爱。只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我们才可能真正办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