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夷陵中学“四行”办教育
校长论文 夷陵中学 周云永

夷陵中学“四行”办教育

作者:周云久 宜昌市夷陵中学1124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3/12/20
分享到:

近几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市教研中心的科学指导下,夷陵中学“以志励行”“以德启行”“以爱督行”“以智导行”为精神引领,团结进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以志励行

       办教育要有理想,谋发展离不开志气。所谓“以志励行”,就是坚持“法乎其上”的情怀,抱定“不甘落后,追求卓越”的信念,克难奋进,义无反顾地前行。

       世纪沧桑,五秩若华,夷陵中学可以说是出身草根而跻身名流。50年前,她只是诞生于东风铁厂废弃厂房上的一所社办初中——胜利中学。条件异常简陋,生源没有保障,办学极其艰难,但老师不服输,学生志气高,把学校办得生机勃勃。那时候,宜昌市民对这所学校最深的印象是跑步跑得好,有好几届市里组织元旦长跑,这所名不见经传的胜利中学就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后来成为市十七中,位列全市中学最后一名,老师同学齐上阵,边挖沙填土建设新校园,边伏案读书学习新知识,全力夺取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宜昌师专附中时期,校园面积狭小,条件简陋,学校边建设,边发展,夺取了宜昌地区高考冠亚军;夷陵中学挂牌以后,师生员工奋力争先,80年代勇夺湖北省高考理科冠亚军,高考升学率一度在全区首屈一指;后来经历地市合并,办学面临困难,尤其是199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东山开发区,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那个时侯的开发区道路只有一条,基本上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校园就是一个大工地,伴着机器轰鸣声上课,踩着皎洁月光回家,是一种诗意的考验。但夷陵人不怕苦,从中培育出耐人咀嚼回味甘甜的果实,高分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两次夺得省状元,六次摘得市状元,蝉联三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入选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通车计划”,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总结夷陵中学的办学历史,始终有一种志向不断提醒我们,鞭策我们在这块来之不易的沃土上为宜昌教育增光添彩,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的有用之才。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怀揣一种敢于争先的精神,就一定能作出成绩。我们提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口号,拟定出建设湖北省一流、全国知名示范高中的目标,激励老师为学生成长创设更加生动和谐的氛围,努力实现高品质的教育,不断进取,永不懈怠。

以德启行

       所谓“以德启行”,讲究的是“德育为先”“以德立人”。一所好的学校一定会有一套有特色的德育机制和一支有力量的德育队伍。一所质量领先、赢得赞誉的学校,其真正的魅力恰在德育。“德”不是高高在上的圣贤格言,当然也不只是“管好”学生的教条,它需要创造有利于学生立德的氛围,开辟有利于学生立德的阵地。教育要培养合格公民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觉得高分固然重要,但美德和公民责任养成意义更大。立足于校园,从行动出发,注重品格养成是我们德育的基本思路。这些年,我们在德育方面坚持作了几件自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精神是公民服务社会意识的最好体现。我们认真组织“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分班轮流承担青年志愿者工作,人人参与。工作涵盖面广,从食堂就餐服务,深入社区帮助打扫卫生,到宣传环保知识,文明行为劝导。每个人都是服务者,又是受益者,体会他人劳动艰辛,感受自己付出快乐,为学生了解社会、服务他人搭建平台,效果显著。学校多次被共青团湖北省委表彰为“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去年,校园里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倍受感动。在学校开展的家访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一名叫张锐的同学家庭境况比较特殊,父母双双得了重病,且投靠亲戚居住。但张锐自强自立,不仅生活上独立,还经常为父母送药、做饭、洗衣、洗脚。 学校决定免去张锐的学费等费用,为她提供爱心资助并申领国家助学金。随后,同学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爱心淘宝义卖活动为张锐筹集爱心款,近2000名师生踊跃了参加活动。我想,同学们这种急他人所难的同情心和积极付诸行动的实干精神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二是星级寝室建设。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除了抓好班级建设以外,我们特别注重寝室文化建设。原来的思路是管好寝室,不出岔子,后来觉得“管”多“理”少,终显被动。于是转换角度,提出“星级寝室建设”的新思路。学生在寝室中的表现以“升星”的形式呈现,从卫生、学习、文明习惯、服务精神、才艺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创星的过程就是一个大家相互提醒,相互激励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集体的认同度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比如学习考核,要求寝室成员大多数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于是室友之间就结对帮扶,学习优秀的同学会主动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暂时落后的同学会自觉努力;比如服务意识,寝室成员需要利用节假日全体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并写出心得体会,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一名学生在成功获得“五星寝室”称号以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创建五星的过程中,我与室友一起做卫生,拟定“惟吾德馨”的寝室铭,参加文明劝导活动,展示才艺,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温馨,懂得了团结真诚的力量,理解了文明谦让的内涵,让人终生难忘。”

      三是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的盛大举行。德育不仅仅是道德说教,楷模榜样,更需要在生动鲜活的各项活动中实现文化熏陶,精神濡染。很多人觉得文体活动只是学习活动的附属品,就是缓解学习压力的一种手段,让学生玩一玩,调剂一下,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我们认为,艺术欣赏、体育精神和学习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对培养高雅情趣、刚毅精神和创新思维意义重大。所以我们致力于把科技体育艺术节办成内涵丰富,参与面广,影响深远的盛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坚持举办了十四届,经过不断调整,逐步优化,涌现出英语剧、历史剧、古诗词吟诵、现代诗歌朗诵、科技创新发明、书画摄影展、标本制作等一大批精品栏目,为学生施展才艺、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舞台。更重的是,学生在参与中更多地懂得了集体的含义,明白了协作的精神,理解了付出才有回报的内涵。在一次新生家长代表座谈会上,一位家长说,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高中的活动会那么多,没想到每一项活动都那么精彩!我校2011届保送清华大学的王瑞同学在回想高中生活时,记忆最深刻的不是各种学习活动,而是难忘的历史剧表演,他在历史剧《勾践灭吴》中扮演勾践。在一个月时间内,与大家对演出细节反复琢磨,精选配乐乐曲,修改台词,……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我想这个过程,会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

以爱督行

       所谓“以爱督行”,就是要把“爱”转化成一种自觉的力量,在内心深处产生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始终激励师生,实现自我超越。陶行知讲“爱即教育”。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积极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取得明显成效。

        我校学生成长导师制有三大特点:

        一是突出育人的全员性。学校积极推行“教师个个是导师,学生人人受关爱”的工作理念。自2002年以来,我校187名专任教师人人接受学生挑选,被同学们选为心仪的导师,每人负责5到10名学生,深入开展工作。

        二是突出育人的全方位。导师对学生实行全面引导和教育,开展一对一的教育工作,在道德修养、心理品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是突出育人的全过程。结对导师对学生高中三年的思想成长和学业发展实施全程引导,经常关注学生思想素质、品德修养、学业状态等,每周保持沟通交流,在学校建立起全面的师生成长伙伴关系。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倡导领导和教师要放下架子多理解,俯下身子多倾听,深入课堂一线,深入学生心灵,让学生在包容和关爱中更多地懂得尊重,理解付出。2011届最后的自主复习阶段,高三的老师们自发在教室外走廊上开设答疑辅导站,经常是六个任课老师同时到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最多的一次晚自习到了53个老师。学生陈西子这样动情地叙说她的数学老师:“当她俯下身子给我讲解时,我一眼看见她一头秀发的两鬓竟有了几根银丝。想着年轻的她为我们这样操劳,我鼻子一酸,真想抱着她哭一场!”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来形容老师的辛勤与劳苦。我校教师正是源于这样一份浓浓的爱把为师之道书写得淋漓尽致。2011年高考期间有很多令我难忘的细节。就要进考场了,考生们纷纷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我这个主考握手,击掌,拥抱。老师眼中流露的是无限的信任、鼓励和赞赏,学生们走进考场时都充满自信和阳光,师生间亲人般的情意让他们、让我们无比欣慰。   

以智导行

       所谓“以智导行”,这里的“智”,强调的是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实践,是一次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效能的有利契机,是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全面发展的广阔舞台。

       近年来,随着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深层实施、“双学双导高效课堂”的稳步推进、“课堂观察标准”的有效确立、“青蓝结对工程”的持续开展、专业课题的深入探究以及教师业务学习的大力倡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有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获得了极大提高,为我校科学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着力做了以下事情:

       一是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引导激励各学科致力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科营养套餐。2011年我校共开设校本课程58门,拓宽了学科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课程的品位和层次。

      二是积极推进“双学双导高效课堂”的研究。学校确立了“课堂观察标准”,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理念得到全校教师的一致认同和积极响应,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推广落实,教学环节进一步优化,效果显著。在今年学校参加的湘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数学、英语等六门学科均获得一等奖。现在我们又积极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全校教师人人参与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为老师们搭建起备课组、年级组、学校三级赛课舞台。每个老师首先在同一学科组同台进行授课、说课、观课、议课大赛,然后在同一年级中赛课,最后胜出的教师在全校赛课。相信随着“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三是坚持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目前35岁以下青年教师有95名,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青年教师培养任重道远。学校每学期都会为年轻班主任和学科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颁发聘书,明确职责,过程考核,奖励促进,让这一制度充满活力,对我校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现在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四是坚持推行集体备课。教学是一个相互切磋,不断碰撞、提高的过程。一枝独秀不是春是我们经常强调的观念。备课组作为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必须群策群力。中心发言、探讨交流、个性补充、教学反思等环节得到了有效落实,凝聚团队智慧的原创性教学案形成体系,为学科整体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学校创办过程中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我们办学校,办教育,都是为了学生获得更好的精神滋养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成人成才,对社会有益。夷陵中学愿与大家一道辛勤耕耘,让宜昌教育生机勃勃,人才辈出。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