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鼓励教师竞争 倡导教师协同
校长网 校长论文 教师管理 教师竞争 教育教学 丹阳八中 张文华

鼓励教师竞争 倡导教师协同

作者:张文华 丹阳市第八中学847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5/12/8
分享到:
【案例描述】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大力提倡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就不能前进,于是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各种竞争。学校管理者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奖惩等众多制度。一开始,学校人心振奋,但时间一长,问题凸显。许多教师为提高教学成效,争占学生的时间;一部分教师热情减退。本校的某位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自从学校提倡竞争以来,积极性很高,班级学生本学科成绩提升很大,但其他教师都来找校长,不愿与这位老师同教一个班。以上的问题使校长陷入了思考:该不该鼓励竞争呢?针对这种学校管理方式,学校管理者怎么办?
 
【案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已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现代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一所学校要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需要竞争。竞争有积极作用:竞争作为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与他人展开较量。教师之间有了竞争,就能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位教师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不断地努力,对自己的工作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如今,学校之间的竞争,教师之间的竞争,学生之间的竞争已日渐升温,尤其是教师间的竞争成为竞争的焦点,弥散着浓重的硝烟味。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间竞争也存在着消极影响:恶性竞争,使教师感受到各种竞争带给自己的恐慌、焦虑,失败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物质代价。为了维护个人的利益,教师必然由一种教学常态衍生为恶性竞争,形成各自为政的“围城式”教学。优秀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不愿与他人分享,成果得不到推广;年青教师由于求师无门,教育观念和视野不可避免地陷入狭隘和单一,阻碍了专业成长。直接导致了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交往,也影响了与学生的交往。
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解决:
一、提倡公平合理的竞争
为了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里必然会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以“道德”为基点,友好地进行竞争,就不会有“钩心斗角,扯皮揭短”事情发生。在公平的竞争中,教师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而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同时,学校也应从公正、公平和师德、师能兼顾的角度出发进行评选。这样所评先进就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而不是被人诋毁的对象。当前学校正面临着合作与竞争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教师更是面临着广泛合作、内外竞争的局面,摆在绝大多数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合作与竞争关系,而教师间适度竞争与充分合作的引导工作正是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对于恶性竞争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坚决反对,要反对这种以互相拆台的行为,对有这些行为的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在学校里树立正气,倡导良性的、公平合理的竞争。
二、明确教师工作目标和师资结构
教学工作需要竞争,但是如果不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年龄差异,搞一刀切式的“全面的竞争”,其结果必然是产生种种矛盾,导致教师热情降低,甚至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紧张,致使教师出现自卑、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已有水平和个性特点,根据教师状况确定教师工作的目标,提出适当的要求,而不要过分强调竞争。
学校作为一个虚拟的实体,它由不同的资源组建而成。其中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全力落实“教师第一资源”。首先,学校要根据教师岗位配置和本校教师的年龄特点、学科特长较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并落实责任,让各位教师尽到“在其位而谋其政”。其次,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个别教师的优秀与否所决定的,必须看全校的师资整体水平。因此,学校要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关注教师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的配置,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关系,比如教师师徒结对活动,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通过制定方案,参与活动,检查考核等过程,打造一个不断前进的教师群体。再次,教师间要有竞争,这已成为共认识。学校要鼓励竞争,但也应考虑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开展竞争。要针对教师的年龄、任教年段、任教学科、专业水平加以区别,明确竞争的范围,竞争的量与度。引导教师合理公平竞争,尽量避免教师为竞争所困、所累。
三、把共同进步作为目标
在本文开头案例中出现的现象,其实在我市很多学校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教师为了抓好自己所执教班级的学科成绩,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合作,有的教师不愿意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师分享等。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孤单的竞争、没有合作的竞争却是无力量的,只有竞争意识和与合作精神相统一,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学校管理者要适当交替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在管理中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性的制度鼓励合作,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提倡教师间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