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网 校长论文 丹阳八中 贺云华 “三化”管理 “三引”教育
“三化”管理促“三引”教育 积极构建师德创先争优机制
如果说,师德创先争优是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基础工程,那么,加强学校管理就是师德创先争优的动力源泉。丹阳市第八中学是一所从重点高中分离、独立建制的初中。在多年来优质普通高中办学进程的历练中,我校已经形成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建校以来,为尽快提升、扩大学校影响力,我校把践行师德创先争优作为提高质量、提升内涵的重要路径。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立体式管理,引领教师岗位奉献、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师德建设的自主性、理性不断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得到迅速的扩展。
“制度化”管理引领教师岗位奉献。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实施必须靠良好的制度落实。为了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师德建设逐步科学化、制度化。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充实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我校先后制定了《丹阳市第八中学师德规范》、《丹阳市第八中学师德作风建设实施方案》、《丹阳市第八中学教师师德考核奖惩机制》、《教师“三德”、“六爱”、“十不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建设的核心是“爱与责任”,其中体现在岗位奉献上。为此,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师德建设工作计划,学校党支部、校长室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每两周进行一次结合形势任务的政治学习,坚决落实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争做师德建设的先锋队和排头兵。我们让每一位教师明确师德建设的目标,把师德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的身上。明确提出“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的总体要求。为形成具有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教风、扎实的业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氛围,我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教师树立“岗位奉献”的榜样,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
与此同时,我校建立和完善了中层干部考核体系,实施中层干部示范工程。通过每周行政干部例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中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有力地促进教师群体“岗位奉献”精神的发挥,尤其是后进教师转化出现了新气象。通过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个别后进教师明辨了是非,端正了认识,主动要求进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很好的努力。
“规范化”管理引导教师岗位成才。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岗位成长,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规范化管理。
一是在规范中强化教师职业素养。我校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五严”规定上传至学校网站,并将“五严”规定喷绘出来放置在学校大门口的橱窗里,及时向老师、家长、学生宣传,营造浓郁的氛围。不仅认真学习“五严”规定,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贯彻“五严”规定,我校实行层层包干的政策将“五严”规定落实到位。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等部门联手,一一与各科老师明确责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确保规定落实到实处。规范课程设置、规范课时开设、规范作息时间、规范作业量、规范评价与考试,特别是在学期开始阶段重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期末成绩坚决不允许排名、不允许组织学生上任何补习班或到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任教。要求教师以团队为单位设计学生的寒暑假作业,规定作业量。“五严”规定的执行,使教师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更加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中考,我校26名学生被省丹中录取,174名学生被我市四星级高中录取。
二是在规范中提高师德水平。近年来,我们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江苏省“五严”规定和丹阳市教育局制定的“减负五项规定”,制定了《丹阳市第八中学落实“五项规定”督察方案》,促使全体教师做到“七个严格”: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上齐各类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禁止考试学科挤占非考试学科,活动课程弃让给文化课程;严格控制作息时间,防止教师显性、包括隐性地挤占学生的作息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执行多方位考核评价制度;严格控制教辅用书;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在各项专项检查、督导、评估中,我校多次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表扬,教师的师德水平也受到了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的肯定。
三是规范青年教师培养。在我校,年青教师的比重很大,尤其是年青班主任成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规范年青教师成长轨迹,我校形成了以老带新“结对子”、“一帮一”的规范化操作程序,着重以我校先进教师群体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青教师,同时,做到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使各种培训学习活动规范化,效果常态化。
“人性化”管理引动教师岗位发展。师德管理实质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对教师的“感情投资”,以此形成良好的具有八中特点校园文化氛围。我们校领导坚持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公平公正对待每位教师,为凝聚教师的积极性,深化师德教育发挥。其次,建立真诚、理解、信任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实行弹性管理,保证教师劳动的自主性;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增加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创设教师体验成功的平台;建立关心教职工工作与生活的相关制度;建立教代会制度,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参与决策。再次,突出专业化理念。我们努力把八中办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不断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进修机会、培训机会和职称晋升机会等。要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通过“人性化”管理措施的落实,我校的师德建设收到了“刚柔相济、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教师岗位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到目前为止,全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到了100%。
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三化”管理结合点的充分利用,以引领教师岗位奉献,引领教师岗位成才,引领教师岗位发展为标志的师德建设,有力地加快我校内涵发展步伐。近三年我校三年迈开三大步,一年一个新台阶,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达到80%以上,升学考试成绩总均分超过本地区同类学校平均水平。2004—2010年荣获“丹阳市初中质量评估一等奖”。我校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多次承办丹阳市以上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语文组、艺术组先后被评为丹阳市、镇江市优秀教研组。2010年,我校教师各级获奖达到21项。学校的办学成绩突出,近三年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镇江市五五普法示范学校”、“镇江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70多项,获得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真正实现学校的和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