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2014校长高峰论坛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要让中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实现国际化教育
校长网 校长论文 国际化教育

要让中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实现国际化教育

作者:王殿军 清华附中833次查看
发布时间:2015/12/18
分享到: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往国外留学,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 而留学的年龄越来越小,以前是大学生,现在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

      12月1日下午,在腾讯2015回响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上,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在“中国教育的逆袭”论坛讨论时称,家长以为这就是国际化教育,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国际教育是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最先进的培养模式吸收到我们常规的教育当中来,而不是出国接受教育。”

王殿军说,中国常规的教育,尤其是公立教育,应尽量吸收国际上比较好的做法。“让我们国家最好的公立学校,也能够实现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国际品质、国际理念的教育,而不是只有出国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

      他认为,和发达国家比起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高度统一,不够丰富,学生可选择的层次不够;第二,课堂形式依然以知识为主体,学生仍是被动学习,缺乏互动,记忆与重复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第三,用最省事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即考试,考死知识,而非注重学习过程中全方位的考核。

      “我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在你忘掉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之后,还留在你身上的东西。” 王殿军介绍,清华附中刚刚实现小班教学,以前是45个学生一个班,现在高中是30个学生一个班。清华附中推出了大量的课程,希望为高端人才的培养打开一扇窗,提供一种选择或者是可能性。“未来教育会更丰富,课程层次更分明,学生有更多选择,对学校来讲最大的挑战是,教会学生认识自我、选择未来的道路”。

      他表示,公立教育应该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吸收到常规教育中,让孩子们在中国完成自己的教育生涯,同时获得具有国际品质那样的教育历程。

      今年BBC播出的中英教育对比《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一度反响激烈。其片中的主角杨军也参与了“中国教育的逆袭”讨论。

      她对比中英教育的差别有三方面,一是教学大纲,二是教学方式,三是如何考试。她认为,两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平衡:中国的教育是基础教育非常扎实,尤其是数理化学得非常深。但是对于孩子学习的快乐,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的方面非常缺乏关注。

       杨军在介绍中,其PPT出现了这么一句:“WE WON(我们赢了)”,这是中英教育对比后考试的结果。王殿军对此称,虽然这个考试获得了好成绩,但那只是教育成果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我们的教育要达到国际水平,还任重道远。

意见反馈 |联系访谈 |客服电话:400-0711-222(工作时间9:3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