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何曼丽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扎实开展校本研究,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14/2/22

1380次查看

何曼丽发布

各位领导、同仁:

上午好!

感谢教科所领导对毓文中学的信任,把这次会议安排在我校,这不仅是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一次督导检查,也给我们提供一次对教育科研工作梳理、反思的机会。我代表毓文中学,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自我学校参加教科所邵兵副所长主抓的《教育科研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以来,学校结合“优质、创新、超越”的发展目标,围绕课题扎实开展校本研究及教科研实践活动,确保了科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市教科所委托,下面就把我校开展校本研究的一些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汇报的题目是“扎实开展校本研究,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转变思想,重视科研促发展。

说实话,我们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现行的高考制度、评价机制下,抓高考抓升学率依然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为此,对于教育科研的认识,老师们一直有误区,认为只要成绩上去了,升学率升高了就行了,教育科研和提高升学率关系不大,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教育科研比较难开展。2007年我到毓文中学时,学校没有科研室,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课题档案不够健全,科研工作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不匹配。正在我们欲改变之际,2007年吉林省新课改全面进入,这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赢得了机遇。要实现新课改,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对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进行研究和思考。因此,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也势在必行。我和老师们讲,不要把科研神秘化,浅显的理解:在教学中思考——发现问题——带着问题(理论指导下)研究——解决问题——再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学校发展要靠教师,教师只低头教书不行,既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也阻碍了学校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思考下,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始步入轨道。

学校提出了“立校之基,教学为本;兴校之策,科研为本”的教科研发展战略。为使广大教师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文校长在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报告,引导教师关注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学校还通过教学年会、教学论坛、专题活动等,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同时,思考、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教育品质,努力使自己成为思考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进而,向科研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迈进。

2009年到任之后,何校长更加重视教科研工作。在“达材成德”的近百年校训基础上,提出了“人文化育,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和“让每一朵鲜花竞相绽放,让每一片绿叶呈现绿荫,让每一个人潜能尽情释放,让每一个人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及五个同步发展目标,为实现文科保持优势、理科跨越发展的教学目标,学校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能,整合外部优势资源,以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为切入点,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根本,开展以问题研究为重点,以学科教学为依托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

校领导不仅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十一五”至今,何曼丽校长亲自主持研究的课题就有14项,我(文天英副校长)主持研究的课题十一项,主抓德育工作的杜兆义副校长主持研究的课题4项。全体中层干部均有2项以上研究课题;广大一线教师平均每人有2到3项以上研究课题,做到了全员参与教科研实验活动,人人有课题,人人在研究。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教育科研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从制度制定到职责落实,从课题的立项建档到中期验收,从学习培训到展示评比,每项工作都规范落实。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懂得:科研和升学业绩是一个学校腾飞的双翼:只有升学业绩,没有科研含量,学校的发展没有源动力;只有教育科研,没有升学业绩,学校的发展便失去了载体,学校的品牌也会失去光彩。教育科研是内涵发展的重要出路,搞活了教育科研,就找到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就有蓬勃发展的后劲。几年来,我们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完成了多少课题,上了多少节成功的课,而是全校上下对教科研认识的转变,行动的跟进。

二、立足实际,校本研究提质量。

1.选准课题,发挥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经验表明,如何选好课题选准课题,确实是关系到教育科研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的关键。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不是专门从事研究的理论家,学校科研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为主,行动研究为主,特别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去研究和解决,使之符合实际并为教育教学服务。所以我们十分重视选题工作,选题时,科研室审查提出建议,校长把关,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四项原则:一是要具有时代性(要从大处着眼,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这样才有认识的高度);二是具有实用性(要针对校本、科本实际从小处入手,哪怕是一个案例,一个专题,一个质疑,都可以研究,这样好切入有实效);三是具有创新性(教师要掌握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成果,学习、吸收和借鉴,尽量减少低层次的重复性研究。在研究目标、方法、手段、成果上要有新意和突破);四是具有可操作性(要注意结合自身的教学以及研究能力强弱)。根据这样的原则,学校教育科研的选题聚焦在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上,面对实际解决问题。

例如:2009年6月,我们向中国教育学会申请立项了家庭教育研究课题《起始年级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这项课题已进行了两年的实验,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项课题的选题就是源于学生教育的实际问题而来的。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新生一入学我们就发现,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在学习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人际交往、心理、行为习惯等呈现出各种问题,如自私、虚荣、攀比、唯我独尊等等,而有些问题的背后不是学生本身,而是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我们学校就有一些这样的父母即便是高学历、高地位、事业成功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并不成功,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能力匮乏、没有方法。有的家长,对子女的心理要求更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把控,只关注孩子考试成绩,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只重视物质生活质量,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的过分的依赖学校教育,甚至有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相悖。针对这些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我们感到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也要培训好家长,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怎样去教育,因此我们确定了《起始年级家庭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再如,地理学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地理初中基础差,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如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提高》的课题研究。学科教学中他们针对不同层次,设定目标,下发学案,实施分层教学和指导,抓住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汶川地震等契机组织学生板报比赛,手抄报展评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政治学科《政治教学中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更优化的研究》以及《语文学科如何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质疑有效结合》等这些课题的确定都是源于教学实际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

2.立足校本,让教育科研服务于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呈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与之相应的教育科研涉猎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我们抓住市教科所发起的“校本研究工程”和市教育局和“课堂教学效率年”两项大的研究工程,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把开展“课堂教学问题专项研究”、“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做为切入点,本着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的原则,聚焦课堂,立足学科教学,开展校本研究。

我们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每学期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课堂教学问题专项研究。先是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有哪些想法,实践可行方案是什么,大家讨论。然后是课堂实践行动研究。研究过程回归课堂,通过教学采取“同课异构”或“同题异课”等不同形式进行学科间的听课、评课,在“教”“学”“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后再进行学科梳理总结提升,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经验结果。

尽管不同备课组的选题研究的层次、高度各有差异,但却都是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把发现的问题就作为研究的课题,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上升到科研层面,这样的研究过程与老师的教学密切相关,实用,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又有提高,老师们就能自觉做了。

此项专题研究共提出18个研究课题,实践研究进行了三期,2008年10月,2009年4月,2009年10月全校累计共上研究课249节,相互听评课累计678节,撰写教学反思或备课组经验总结累计92篇,最终,我们形成了《教学反思汇编》。

为使校本研究和提升质量有机结合,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效率,2010年在校内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各学科在“共实践、深探究、展成果”活动中共选题研究32项。在立题立项的基础上,老师们结合自己校本课题选定具有代表性的课作为研究课,全校共有82位教师上了研究课。上课内容涵盖所有学科,充分体现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探究和细致的个性思考。

把问题和课题相统一,教研和科研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的作用,才能使课题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培训指导。针对听课、评课过程暴露出的问题,我(文天英副校长)给教师做了《教师如何进行听评课》的讲座;针对教师要学会反思的问题,我们聘请教科所王主任作了《如何做反思型教师》的专题报告。为使这项工作纵深发展,学校还与市教育学院联合,两次推出了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为主题的地区教学研究课,有效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交流。

目前,“课堂教学问题”专项研究以及“构建高效课堂”研究已成为我校常规的教学研究内容之一,现在老师们发现问题意识有了,研究氛围浓了,整体科研素质在提高。各备课组成员在校本研究中发现一个新问题或偶得一个好的方法大家都会及时分享和交流,通过研究课这一形式,随时解决,汇总经验,快速形成文字材料,在我们的校刊或学校《教学简报》上发表。像语文组发现学生写作能力下降,教师对作文点评可能不够重视,大家就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进行《高中学生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提高的研究》,同课异构,找出好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了老师们的研究意识,是真正意义的校本研究。

目前,我校生物学科正在进行一项《生物学科课外活动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课题,为了提高课题研究效果,课题组带领学生进行了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2009年5月,课题组老师组织学生参观了华润雪花啤酒集团(现代发酵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2011年2月,课题组又带领学生参观吉林省蜜蜂研究所,参观了蜜蜂的人工受精实验室、蜜蜂的基因改良、蜂种的保存,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生物科技的前沿技术,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对于未来的专业选择和从事科技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在课题研究中,使学科课外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助推作用,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课题组的吴敬杰老师上了一节汇报课。

三、提升品质,树立典范带全员。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新时期教师培养的“焦点”和“新增长点”。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教而不研则浅。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策略和必由途径。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做好教师的“选、用、育、评”工作,注意在教育科研中去发现和培养,对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新教师提出不同教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培养指导,让教师一批批成长起来,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1.学习培训,丰实理论,反思之中见成长。

“请进来、走出去”是我们学习教科研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学校聘请市教科所王国柱主任、吉林省教育学院王鹏伟、东北师大孔凡哲教授,省学院教育李元昌教授等来我校做关于科研、课改、校本研究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校长何曼丽和我(教学校长文天英)亲自组织教师培训,开设教育科研专题讲座。学校还请我校特级教师、十杰教师等教师分别代表不同层面在学校做报告,现身说法谈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教师成长教师示范、引路。

为了提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教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学校组织部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到上海、山东、河北的名校进行学习考察,回来后撰写了学习体会,在校刊和教学简报上交流。组织骨干教师、班主任走出国门到欧洲、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

学校有效实施了“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定期举办各类教学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还借助教学年会的平台,把课题研究深化。教学年会一年一个主题,2008年的主题是“深化教学研究,激励教师成长”。年会组织了理论培训,名师经验交流,教学成果展示,年会期间教师提交论文共109份。2009年年会的主题是“深化教学问题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年会期间组织专家讲座,主题论坛,教学公开课和“每人一绝基本功”展示。13位教师精彩的“一绝”展示内容包括实验创新、板书设计、歌曲教学等十项内容,内容都是对新课改的反思总结,紧扣教学,张扬个性,锐意创新,受到了基础教育处刘长泉处长和教科所邵兵副所长的高度评价。

通过总结、反思促进教师提高。每学期,学校都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形成教学反思,为教学工作不断累积理论内涵和案例经验。我为此还做了“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的讲座。每年的年会,学校都会将教师的反思、教学案例进行评比,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其编辑成册,形成了《教学反思汇编》、《教师论文集锦》、《教学年会汇编》等。经这几年的督促,使教师在教育科研上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积累到养成习惯,在学校的校刊及每周的《教学简报》上,随时可以看到教师关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文章。有些论文我们积极推荐到《教育科研》杂志和市教育局信息网上交流。

2.树立典型,榜样示范,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学校有计划地通过开展科研工作和教学活动,激发了教师的团队精神和研究意识,也使学科骨干教师在实践中得到了历练和提升。

李艳玲老师,就是在教育科研工作的实践探究中走向成功的一位名师。在2001到 2007年就曾向学校申请,做了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两种版本的数学实验教材实验,经过6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她教过的学生先后有5人获得吉林地区文科高考状元。2007年,她教的一名学生高考得了数学满分的好成绩。她撰写的《两种版本教材的对比研究》研究报告,在东北地区中学数学第十一届年会上获得一等奖。在教学中,她善于思考,勇于改革,目前她正在尝试“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教学风格,撰写的《返璞归真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在首届亚洲华文教研教改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并在《今日中国教研》上发表。她先后两次获得教育部高中数学实验领导组颁发的科研奖项, 科研成果《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使数学不再抽象》获省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和特级教师。从2001年开始,她被聘为导师,她耐心培养徒弟,带领他们一起进行课题研究,现在她的徒弟都已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有的当上了中层,有的成为名师。10年年末,李艳玲为全校中青年教师做了题为《放飞梦想,精彩人生》的报告,她痴心于用科研指导教学,探究中提升质量的科学精神使老师们深受教育。

生物组、英语组,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做的非常好的两个组。生物组长岳冬艳和英语组长毛丽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分别带领大家承担多项国家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多项研究成果受到上级科研部门奖励。“十一五”期间,生物组代表学校受省教育学院的专家组的委托,在我校进行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省级子课题《高中生物学概念发展水平的人人档案袋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中期汇报,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外校同行的高度评价,给学校的课题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新课改实施后,英语组进行了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模式的研讨,他们选用《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作为选修课的内容之一进行尝试,还参加了国家级“十一五”重点课题“关于报刊阅读辅助教学的研究”,并且被批准成为二十一世纪英语报刊阅读实验学校。全组教师,齐心协力致力于报刊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经过长期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师生特点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报刊阅读中,获取信息,感知生活,了解异域文化,而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和锻炼。科研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英语组连续三年高考平均分第一,连续四年高考取得单科第一的好成绩。

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提升,五年来,有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2人被评为十杰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省市骨干教师、全天候教师、百优、优秀班主任等四十多人,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的百余人。

四、总结展望,把握机遇达夙愿。

“十一五”期间,我校顺利完成了国家、省、市十七项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结题工作。有4项国家级课题、9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现已有15项课题已顺利结题。其中,结题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与拓展研究》获国家级一等奖;省“十一五”重点课题《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被评为先进单位,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研究”子课题“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研究中被评为先进实验校,校本研究工程中被评为“校本研究先进学校”。  

“十二五”开局以来,我校立足发展实际,申请立项课题十四项。

其中,3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上收获很多,感悟很多,有效的教育科研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提升了学校的发展品质。近年来,我校高考成绩连年喜获丰收:我校出过两名省文科状元,9名地区文科状元。2008年、2010年高考分别夺得地区文科状元。2008年高考有十项成绩列地区第一;2009年高考和2008年相比,十八项成绩又有所超越;2010年高考我校文科又有十项成绩获得地区第一,理科十三项创近三年最好成绩,实现了突破性提高;2011年我校文理重点率、本科率再创新高。学校也连续三年共五次同时获得教学质量成果奖和教学质量提高奖双奖。学校作为吉林市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被吉林市教育局授予:吉林市金牌学校、吉林市教学管理先进校、吉林市“先进单位”、吉林省“十一五”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吉林市“十一五”中期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吉林市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吉林市教研培训先进学校等荣誉。

成绩属于过去,明天充满挑战,我们会更加珍惜和把握每一次成功的机会,用实际行动诠释毓文人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务本求实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金牌精神、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内有影响、有特色的示范性高中,为江城父老提供优质的高中教育。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何曼丽

省份:吉林 地区:吉林市
学校:吉林省毓文中学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中路101号

电话:043264833505

邮箱:84684281@qq.com

何曼丽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吉林省毓文中学校长—何曼丽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