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校园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我校师生国际理解和交流能力,我校于2010年5月13日下午隆重举行了首届“法兰西周”主题文化活动。此次活动由学校初二(一)区和国际部共同承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申继亮副司长、法国驻华使馆文化科技合作处语言与教育合作专员安明兰女士和项目官员韦妮女士、法语联盟教学主管 Samuel Bouak 先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办公室秘书处处长耿庆庆女士、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法语主持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台学青女士等嘉宾及我校师生代表共计15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晨报、现代教育报、法制晚报、海淀报和《外交官》等媒体代表来到现场进行了报道。来自初二(1)区得黄启皓、黄丹鹭、王昱旻三位同学和刘智敏教师共同主持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李希贵校长、韦妮女士、申继亮先生分别致辞,台学青女士担任翻译。三位嘉宾对学校组织此类国际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能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切实提高自身国际理解能力,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随后,主持人对安明兰女士和Samuel Bouak 先生进行了有关法国文化的访谈活动。活动期间,初二(1)区的学生代表向在场的观众奉上了感人至深的课本剧表演《最后一课》、中法民间歌舞联演、法国文学经典作品朗诵等精彩节目,得到了现场观众的高度评价。
茶歇活动后,我校师生代表陪同嘉宾来到校艺术中心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学生的“法兰西周”主题摄影绘画展,并走进科学馆生物实验室观看我校学生现场制作葡萄酒。最后,嘉宾和我校学生代表在校园共同种下了象征中法友谊的法国梧桐,真诚祝愿两国的友谊长青。
5月13日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先生的诞辰日。我校将这一天命名为法国日,以此来纪念这位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据悉,“法兰西周”文化活动是北京十一学校继两届罗马尼亚日文化活动和首届“美利坚周”文化活动后,又一项以友好国家名字命名的主题文化活动。今年下半年,我校还将陆续启动澳大利亚日、英国日、德国日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